译者序 序 第1章 栽培草莓的诞生和传入日本的历史 1.栽培草莓的诞生 2.传人日本的来历和普及 (1)栽培规范化和早熟栽培 (2)战前草莓生产已扩展到全国 第2章 栽培模式和生产量 1.栽培面积和产量以及价格 2.收获期的延长和栽培技术的开发 3.栽培模式的种类和特征 (1)栽培模式的种类和变迁 (2)促成栽培 (3)半促成栽培 (4)露地和早熟栽培 (5)抑制栽培 (6)夏秋期间栽培 第3章 草莓的各个器官及其特性 1.根 2.短缩茎 3.叶 4.花和果实 第4章 不同生育阶段的生理生态 1.匍匐茎的发生和育苗 (1)匍匐茎 (2)子株的形成 (3)匍匐茎的产生与日长及温度的关系 (4)匍匐茎的发生和低温需求量 (5)育苗 2.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 (1)花芽分化 (2)花芽分化期 (3)花芽分化与温度和日长 (4)氮肥对开花的影响 (5)苗龄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6)品种间的早晚熟性差异与遗传 3.花芽的发育 (1)花芽的发育过程 (2)第1花序顶花的发育和内藏叶数 (3)第2花序的分化和侧枝叶数 (4)花序的形态 (5)花芽的发育与日长和温度 (6)花芽发育阶段和定植时期 4.开花和收获 (1)花序内小花的开花 (2)小花的大小和单果重 (3)成熟天数 (4)果实的生长 (5)每株或每花序的果实重量增加量 (6)果实整齐度与花序的形态 5.休眠 (1)休眠的定义 (2)休眠的开始和觉醒时期 (3)打破休眠和低温需要量 (4)休眠和成花 (5)休眠和匍匐茎的发生 (6)预防矮化的方法 第5章 果实的品质 1.品质的定义 2.单果重 3.糖度 4.酸度 5.糖酸比 6.果实颜色 7.果实形状 8.硬度 9.香气 10.维生素C 11.瘦果的颜色和深浅 第6章 品种和育种 1.Fragaria属的种群 2.栽培草莓的染色体 3.品种改良的历史 (1)明治时期至1945年 (2)1946—1975年 (3)1976—1985年 (4)1986—2000年 (5)2001年至今 4.杂交亲本和杂交组合 5.日本品种和欧美品种的差异 6.促成栽培专用品种的育种 (1)杂交与采种 (2)播种 (3)实生苗的成长 (4)选定杂交亲本 (5)选拔场所 (6)育种年限 (7)育种程序 7.耐病性的育种 8.早熟实生个体的选拔 9.DNA标记选拔 10.最近的主要品种 11.种子繁殖型品种 12.十倍体品种 第7章 促成栽培 1.序言 2.采苗 (1)种苗 (2)种苗苗床和采苗 3.育苗 (1)假植床(地床) (2)营养钵育苗 (3)小营养钵和穴盘育苗 (4)育苗设施 (5)育苗管理 4.促进花芽分化的处理 (1)高冷地育苗 (2)夜冷短日处理 (3)低温暗黑处理 (4)第1花序和第2花序的连续性 5.生产园的准备 6.定植 7.保温开始前的管理 8.保温到收获的管理 9.开花始期 10.疏花疏果 11.收获日期的预测 12.蜜蜂放养 13.电照 14.施用CO2 15.收获、装箱和上市 16.病虫害 (1)白粉病 (2)灰霉病 (3)炭疽病 (4)镰孢枯萎病 (5)病毒病 (6)螨类 (7)蚜虫类 (8)蓟马类 (9)夜蛾类 17.高架栽培 18.短缩茎的温度控制 第8章 夏秋草莓(四季性品种) 1.夏秋收获栽培 2.夏秋收获草莓的生产现状 3.四季性品种的特征 4.四季性品种的开发 (1)战前至20世纪70年代的品种 (2)20世纪80年代的品种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品种 5.公共机构开发的主要四季性品种 6.不同品种的栽培面积 7.四季性品种的遗传 8.四季性的强度 (1)四季性的强度和花序数量、侧茎叶片数的关系 (2)不同品种间四季性强度的差异 (3)利用早晚性对四季性强度的选拔 9.影响四季性品种成花的原因 (1)苗龄对成花的影响 (2)低温需要量对成花的影响 (3)温度对成花的影响 (4)日长对成花的影响 (5)自封顶现象 第9章 夏秋收获栽培技术 1.栽培模式 2.育苗 3.成花诱导处理 4.定植 (1)秋定植 (2)春定植 (3)夏定植 5.定植后的管理 (1)秋定植 (2)春定植 6.从开花到收获 (1)秋定植 (2)春定植 7.运输 8.高架栽培设施 9.生产和流通方面的课题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