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教育史(全国众多院校采用的教育类经典教材,教育类专业考研考博必备书)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史(全国众多院校采用的教育类经典教材,教育类专业考研考博必备书)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教材 发布时间:2017-03-02
编辑推荐

更多专业教师教育用书推荐

 第三版前言
        进入21世纪新时代,我们的祖国继续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中共十七大会议之后,文化界响应号召,正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热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令我们振奋精神做好本
职工作。
        教育史学科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为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作出自己的奉献,努力促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由于近年来学术界涌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一些历史问题也有新的体会,教学工作中又积累了新的经验,所以现在综合吸纳这些新东西,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再作一次修订是适时的。
      《中国教育史》是主要面向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材。自出版之后,许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及师资培训、学位课程先后采用本教材。为满足教学需要,**版印刷8次,第二版印刷19次,累计印刷27次,印数271600册。教材的使用面越广,我们所承受的社会责任越重,这也鞭策我们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修订工作。修订的任务是要系统、全面地认识中国教育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为现代化的教育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修订的原则是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在这次修订中,我们更新了教材的部分内容,补充了近年新的研究成果;调整了一些章节,使主流更为清晰,重点更加明确;精简了次要节目,以彰显教育史专业性;并增设“导读”和图片,使读者容易把握教材的脉络和内容,使教材增添一些直观生动的气息。
        参加《中国教育史》第三版编写工作的同志,按章节顺序如下:孙培青(**章、第二章)、杜成宪(第三章)、王伦信(第四章)、胡金平(第五章)、孙培青、张建仁(第六章)、金林祥(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王伦信(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杜成宪、蒋纯焦(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参加修订工作的还有李世宏(撰写了部分初稿)、王一倩(搜集资料整理图表,对数字统计进行核对)、万筱青(搜集参考文献与有关图像,提供使用)、丁志颖(承担文字输入,并核对引文)。
        本教材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审核批准,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为这次修订工作作了积极的努力和支持。由于大家的工作繁忙,时间紧张,修订中可能存在疏漏或差错,欢迎大家批评,以利于今后不断完善。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对教育制度的研究,主要以人才的培养为中心,论述其方针政策、管理措施、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经验与教训;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予以重视,通过对主要代表人物的分析介绍,来反映各历史时期教育思想的发展,以总结教育理论思维的经验。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5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教育系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制度史。主编的论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管理史》等;参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第一卷)等。其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教育史》获国家教委优秀教育一等奖。
目  录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教育的起源既是社会发展史问题,也是世界性的教育理论问题。它需要借助考古发现提供的实际材料,利用现代科技测定的结果,通过实证研究,实事求是地获得合理的结论。现在已有多种教育起源的学说,但还没有公认的最终结论。社会生活是推动教育活动的力量,则是客观的事实。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是由当时的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且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发展而演变。教育的这种原始自然状态,只是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可以从发展的历史过程先后不同阶段的比较,多方面认识原始阶段教育的特点。
  中华大地很早就有人类存在和活动。人类在自然界里,面临着十分严酷的生物竞争。个体无法孤立地生活,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克服险恶的自然环境而继续生存,这就必然要在人与人之间结成一定的联系。因此,自从有了人类,便形成了人类社会。随着人类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产生了教育。它以培养人为目的,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人类最初的社会是野蛮蒙昧的原始人群,需要教育为物质生产和人的再生产服务,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活动在原始人群的生活中普遍存在。
  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人群时期,大约从200万年前至5万年前;第二阶段,氏族公社时期,大约从5万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第一阶段极其漫长,教育的发展也极为缓慢。第二阶段发展速度有所加快,氏族公社进行多方面内容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特点。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才出现教育机构的萌芽。
  ……

书摘插画
插图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