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想国译丛·八月炮火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理想国译丛·八月炮火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18-10-08
编辑推荐

★ 普利策奖获奖经典作品,以精彩笔法展现帝国时代的终结战“一战”是如何开启并迅速陷入僵局,叩问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这场“不可能”发生的战争,影响冷战高潮时期美、英等国决策者,对当今世界同样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 以充满悬疑感的叙事手法和极富文学性的笔触还原历史场景,真正让人身临其境;深入挖掘信件、电报、日记甚至情书等资料,带读者走入时人内心,用极为人性的笔法刻画了一个个充满缺陷的决策者。

★ 威廉·夏伊勒、费正清、肯尼迪总统,《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卫报》等盛赞推荐,普利策奖得主、著名历史学者罗伯特·马西专文导读。

★ 精选42幅一战关键人物和战时场景的珍贵照片;全新绘制10幅关键战役的作战地图。

★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29)——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内容简介

一战终结了历史意义上的19世纪,标志着现代世界的开端。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这个可怕8月的僵局,决定了其后战争的进程和达成和平的条件,并推动后来两次大战间情势的演变,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在大战爆发前夕,欧洲绝大多数政客、知识分子与企业主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与即将爆发的巨大危机只有一尺之隔。

在这部普利策奖经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过生动的历史场景还原、丰富的细节勾勒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精彩地展现了1914年8月期间危机的形成、爆发以及大战初期的战役,叩问了是什么让帝王、政客和将领踏进一场无人希望发生,且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能会发生的世界大战。本书面世后不久即发生了几乎引发核战争的“古巴导弹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正是从本书中汲取了历史教训,使美苏和平化解了危机。这些历史教训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巴巴拉·塔奇曼以高超的叙事手法,带读者走入时人时事,忘记已知结局,使故事悬念感十足。她对人物的刻画尤其传神,且能冷静地跳过道德判断,避免苛责,用极为人性的笔法描述了一个个充满缺陷的人如何将世界引向希腊悲剧般的结局。

作者简介

巴巴拉·W. 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除两部普利策奖作品外,另有Bible and Sword、《齐默尔曼电报》、《骄傲之塔》、《远方之镜》、《历史的技艺》、《愚政进行曲》等作品。

超的叙事手法,带读者走入时人时事,忘记已知结局,使故事悬念感十足。她对人物的刻画尤其传神,且能冷静地跳过道德判断,避免苛责,用极为人性的笔法描述了一个个充满缺陷的人如何将世界引向希腊悲剧般的结局。
目  录
导读:“我是个作家,只是以历史为题材而已”
自序
作者的话

【引子:葬礼】
【第一部分:计划】
第1章 “让右翼末梢袖拂海峡”
第2章 色当的阴影
第3章 “只需英国大兵一人……”
第4章 俄国压路机

【第二部分 :爆发】
第5章 8月1日:柏林
第6章 8月1日:巴黎和伦敦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当代*书籍之一……全书从头到尾都吸引着我。
——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

《八月炮火》推出后立即洛阳纸贵,空前成功,书评争相推介,口碑迅速传开,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一睹为快。肯尼迪总统特别订了一本送给当时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他的阅读心得是:当代政治家必须尽可能避免陷入1914年8月大战的陷阱。普利策奖捐款人已立下规章禁止颁发历史类奖项给主题与美国无关的著作,但是委员会还是找到名目,颁给作者塔奇曼“非虚构类奖”。《八月炮火》让作者一举成名,她的作品深入人心且文笔流畅优雅,但是大部分的读者只需要知道这本新书的作者是“巴巴拉·塔奇曼”这块金字招牌。
——罗伯特·马西,历史学者,凭《彼得大帝》获普利策奖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导读:“我是个作家,只是以历史为题材而已”(选摘)
罗伯特·马西


动手写《八月炮火》之前,她(作者)找了一个夏天,开着租来的雷诺小车跑遍比利时和法国古战场。“我看到了被昔日装甲部队铁蹄蹂躏的田野,如今谷穗成熟累累,我在列日(Liège)丈量默兹河(Meuse)宽度,遥想当年法军是以何种心情站在孚日(Vosges)高地往下眺望他们的阿尔萨斯(Alsace)失土。”无论在图书馆、书桌前,或踏足古战场,她一心追求的是活生生的具体史实,希望笔下呈现的人或事的特质能深印在读者心中。
以下是几个例子:
——德皇:“全欧洲最口无遮拦的人”。
——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他高大肥硕,身着紧身胸衣,头盔上绿色羽翎招展,是未来悲剧的根源”。
——施利芬(von Schlieffen):德国战争计划的军师。“普鲁士军官有两类——颈粗如牛和腰细若蜂,而他属于后者”。
——霞飞(Joffre):法国元帅。“身躯魁伟,大腹便便,穿着宽肥的军服;面容丰腴,点缀着已近霜白的浓浓髭须和天生匹配的两道粗眉;肤色白嫩,两眼碧蓝安详,目光诚挚恬静;霞飞的模样活像个圣诞老人,叫人一见便有慈祥朴直之感——这两个品质在他的性格中是不易察觉的。”
——苏霍姆利诺夫(Sukhomlinov):俄国陆军大臣。“因其轻浮佻而显得狡黠机灵,也就失去了他的混沌纯朴的本色。他身材不高,细皮白肉,生就一张猫儿脸,蓄着一把整齐雪白的胡须,全身媚态十足,近乎奸诈”,“迷上了一个外省省长的23岁夫人。他千方百计栽赃诬陷,策划离婚,甩掉那个丈夫,娶了这个绝色尤物做他的第四任夫人”。
显示全部信息
书摘插画
插图
显示全部信息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