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经管 发布时间:2018-11-11
编辑推荐

继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之后,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原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推出姊妹篇《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以金融背后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全新视角。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金融不只是一组经济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框架。

认识“金融是什么”之后,作者紧扣时下社会动态,多方面剖析“金融为什么”:金融不是富人和金融从业者的专利,而与每个人的安全、自由、发展、幸福息息相关,也关乎民主体制的合理运行。而建立和维护健康的金融制度,又有赖于政治体制、法治、社会诚信等的保障。

★ 本书为“陈志武金融作品”系列之二,同系列作品另有《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财富的逻辑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等,是喜马拉雅人气通识课“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观点和思想的来源,议题更丰富,解读更为深入、透彻。

★ 新版,配有19幅照片,见证金融发展的历程。 
内容简介

面对股市动荡,政府应该救市还是不救?

政府应该干预金融市场吗?

如何把住政府之手?

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吗?

为什么老百姓需要消费品,政府却一直在盖大楼?

穷政府,富政府,哪个更有利于民主与法治?

为什么说《21世纪资本论》的药方开错了?

为什么“货币战争”之类的阴谋论只能让我们自废武功?

继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之后,陈志武教授推出了《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如果说《金融的逻辑1》关注的焦点是“富强”,那么,《金融的逻辑2》则把焦点集中于“自由”。陈志武教授认为:基于自由选择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而自由的市场与自由的金融,将会提升每个人自由选择的能力。
作者简介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讲席教授、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波士顿环球报》《巴伦周刊》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内地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 CapitalManagement三位合伙人之一。
【敬请关注“陈志武金融作品”系列】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显示全部信息
目  录
【序言:金融为什么】
【第一部分】 自由的金融逻辑
第1章 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
第2章 货币化与自由
第3章 愈自由,愈发展

【第二部分】 民富的金融逻辑
第4章 如何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
第5章 “赢者通吃”背后的经济金融力量
第6章 21世纪的资本为何不同
第7章 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
第8章 国债破产、财政危机或许是必要的“魔鬼”
第9章 把住政府之手
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序言:金融为什么许多朋友对金融有兴趣,是因为这个行当赚钱多,是一门具体的手艺、技能,也是一份不错的职业、饭碗,而且如果你做得好,还真的能够改善许多人的生活,甚至改变社会。当然,话是这么说,许多金融从业者虽然赚钱多,但还是觉得不踏实,甚至感到内疚,因为自己好像并没有给社会带来具体的价值,没有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特别是碰上金融危机,眼看着金融动荡冲击社会和个人,内疚感就更不用说了。那么,金融到底创不创造社会价值?更进一步说,金融到底是为谁、为何、为什么?
从1986年到耶鲁大学攻读金融学博士至今,我接触金融近三十年了。接触、研究、思考金融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金融不只是一组经济工具,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分析框架,它背后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全新视角。这些年,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强调中国特色,强调我们是如何与别的民族、别的种族不同,甚至否定普世价值的存在。但是,如果以金融的逻辑作为一副眼镜,去看待社会和个人、历史和现状,你会发现其实各个社会、种族、民族都是相通的,相同为主,相异为次。贯穿各社会的普世价值不仅存在,而且是活生生地渗透于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
就像张维迎教授说到,几十年前,他在陕北吴堡县黄河边上的村庄里长大,“捞河炭”曾是他老家村民们一个重要的生活来源:每次等到黄河大水一退,人们就争先恐后冲向河滩,用自己的草帽、衣服、麻袋、扁担,甚至是内裤,盖在那些被大水从上游冲下来的煤块上面,以示“有主”。到了20世纪90年代,张维迎在英国留学时了解到:英国一些海边渔村,每次大风暴后,潮水卷起的木头就会搁浅在海滩上,那里世世代代的渔民们始终遵守一个规矩,就是谁最早跑到沙滩给无主的木头做上标记,木头就归谁所有。
张维迎教授就纳闷了:“这两个地方相隔万里,一个在英格兰的海岸,一个在中国西北的黄河边,之间肯定不曾有过交流,但他们的游戏规则完全一样。”为什么呢?如果有“普世”的东西存在,背后促成因素又是什么?金融在这里面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一】

2004年左右,我和彭凯翔、袁为鹏开始合作,收集明清以来的民间借贷交易信息,包括借贷双方的身份、财产与家庭背景,当然还有借贷金额和利率,等等。目的是搜遍各地县志、民间文书、商业账本、刑科题本等历史资料,建立全面的中国近代借贷历史数据库,以供我们自己和其他学者共同研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