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19-05-21
编辑推荐
1. 立足东西方文明断层线上的乌克兰大地,看帝国起落、东西方文明交汇冲突
乌克兰地处欧亚之间,是东方和西方间的门户。这片土地是游牧与定居、东方与西方、帝国与帝国间的接触点,是不断变动的边界相互作用的产物。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斯拉夫人、维京人、蒙古人、土耳其人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从古到今的帝国在此谈判,也争夺这里的土地和财富。历史往往从大国、胜者的角度书写,而通览“欧洲之门”的历史,能脱离以某个东方或西方大国为依归的观念,用边境之地的视角,重新审视帝国的起落和东西方的相遇。

2. 从希罗多德时代直到今日,少有的完整乌克兰通史
《欧洲之门》虽为理解当下政治危机的动机所驱动,却是着眼于2000年这样一个长时段的完整历史。因为作者浦洛基认为,要理解当今乌克兰局势及其对世界的冲击,就需要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考察,也就是从乌克兰边境身份、民族身份的起源和发展开始考察。虽然一时一地的政治过程很重要,但地理、生态和文化是更持久的因素,长期而言有更大的影响。正是通过从希罗多德时代至今的长时段考察,浦洛基回溯了定居人口与游牧人口的相遇,以及存续至今的欧洲东西部政治文化差异。

3.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缜密、慎重书写故国历史
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在欧洲、北美治学数十年,深耕东欧政治、思想、国际关系史,曾获众多学术与写作奖项。他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的时候,他就在500千米外的大学教书。无论是从个人经历还是从学术高度看,浦洛基都极有资格书写这样一部通史。今日,乌克兰大地再次动荡的时候,他向历史寻求对当下的洞见,以史学家的缜密和慎重,写下故国两千年的历史。

4. 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看清东欧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
显示全部信息
内容简介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的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补足了拼图上缺失的一块。

作者简介

[美]浦洛基(Serhii Plokhy)
哈佛大学乌克兰史教授、哈佛乌克兰研究院院长,生于俄罗斯,成长于乌克兰,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切尔诺贝利:一场核灾难的历史》等十余部专著,所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乌克兰研究学会著作奖、表彰俄罗斯思想文化史佳作的新历史奖,以及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

目  录
导 言 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第一卷 黑海边境
第1章 世界的边缘
第2章 斯拉夫人的到来
第3章 第聂伯河上的维京人
第4章 北方拜占庭
第5章 基辅的钥匙
第6章 蒙古治下的和平
第二卷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
第7章 乌克兰的诞生
第8章 哥萨克人
第9章 东方的变革
第10章 大叛乱
第11章 分 裂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围绕乌克兰的冲突与动荡。要了解乌克兰的历史与现在,恐怕没有比浦洛基这本书更好的指南了。
——美国《外交事务》

★可佩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将乌克兰的过往细细道来,树立了指向未来的路标。
——英国《经济学人》

★全面、动人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的可靠研究极有助于学者、决策者、大众理解当前乌克兰的复杂局面。
——诺曼•奈马克(Norman M. Naimark) 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欧研究中心教授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导言:关于乌克兰历史的综述
苏格兰人和其他一些民族常常夸耀哪些书籍肯定了他们对塑造人类历史做出的贡献,乌克兰人也许同样有理由为自己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而自豪。1991年12月,乌克兰公民纷纷涌向投票站,选择了独立。那时在乌克兰发生的事件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的反响,也确实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乌克兰公投之后一个星期,强大的苏联就解体了,美国总统乔治•H. W.布什随之宣布西方在漫长而艰难的冷战中取得了最后胜利。
乌克兰下一次出现在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是2004年。这一年,身着橙色衣衫、情绪高昂的群众挤满了基辅的广场与街道,要求举行公平的选举。他们最终达到了目的。由于这次“橙色革命”,从塞尔维亚到黎巴嫩,从格鲁吉亚到吉尔吉斯斯坦,诸多国家发生的撼动威权统治的革命都被称为“颜色革命”。颜色革命并未改变后苏联时代的世界,但它们留下了遗产,也留下了终将改变的希望。接下来,乌克兰人又在2013 年的11 月到12 月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再次走上基辅的大街,支持国家与欧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此时正值欧盟各成员国对联盟的热情降至低点,乌克兰人却不顾零摄氏度以下的气温,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在街上游行、坚守,令西欧和中欧国家的公民们感到震惊和鼓舞。
2014 年年初,乌克兰国内形势出现了意外而悲剧性的转折。抗议者与政府部队之间发生了暴力对抗,将先前抗议中那种热烈得近乎街头狂欢的气氛一扫而空。2014 年2 月,就在电视台摄像机镜头的全程记录下,防暴警察和当局的狙击手向抗议者开枪,导致数十名亲欧盟抗议者死伤。这样的画面震惊了世界。同样令人目瞪口呆的还有2014 年3 月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吞并企图,以及同年春末莫斯科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策动的混合战。这一年7 月,亲俄的分离主义者更是将这场俄乌冲突变成了一场真正的国际冲突。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对欧洲和国际事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致政客们开始谈论“为欧洲的未来而战”和回到冷战的话题,而在1991 年,这里正是冷战宣告落幕之地。
乌克兰危机的起因是什么?历史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是什么让乌克兰人不同于俄罗斯人?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到底应该属于谁?为何乌克兰采取的行动会造成巨大的国际震动?近年来,这些问题被一再提出,理应得到全面的解答。要理解当今乌克兰局势及其对世界的冲击背后的各种趋势,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考察。粗略地说,这就是这本书的主要任务。我写作这本书,正是希望历史能为我们提供对当下的洞见,进而影响未来。无论是预测当今乌克兰危机的结局及其长远影响,还是预测作为一个国家的乌克兰的将来,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将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在历史中漫游仍有助于我们从每日新闻的密集轰炸中找到意义所在,并能让我们在面对事件时深思熟虑,从而改变事件的后果。
显示全部信息
标签: 欧洲 乌克兰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