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古到今,许多文人政客都学习《通鉴》,从中得到益处。为了普及《通鉴》,使中等文化程度的人都能读懂,本书语译《通鉴》全书,题名为《资治通鉴(白话本)》。该书为辅助阅读,语译者增加了辅助资料。书前“导读”,评介《通鉴》;行文中,每卷开头有“大事提要”,卷后有“点评”,行文中插入结构段意。此书结构清晰,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准确无误的白话《通鉴》。
白话本资治通鉴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因其编年体力,初读略有烦琐之感;此外,因篇幅较大,洋洋洒洒三百万言,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此次由张大可先生组织语译的《资治通鉴》,题为“白话本”,即意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接近原典的桥梁,为读者提供一个人人能读懂的《资治通鉴》。并且,张大可先生对市面已存有的白话《通鉴》进行了仔细剖析,尽量修正已存有的错讹、不当之处。我们亦希望同张先生一起,推出一个释文流畅、语言优美的白话本《通鉴》。
内容简介
目 录
凡 例
一、《资治通鉴》(白话本),即语译《资治通鉴》,以白话直译为主,个别地方意译或串释,力求信、达、雅。
二、历史人物最核心的是各朝各代的国君,只按随文直译为某王、某帝、皇上、皇帝,行文展开,往往不辨东西。时代、国别、身份变化要有明确的专称标识。本书语译的技术处理大体上是:对话中随文语译按当时说话人口吻称谓某王、某帝、皇上、皇帝,而在陈述语的译文中,按《资治通鉴》称谓的基础上参照通行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人物专称增补朝代、国名等作规范语译,如汉朝皇帝用汉高帝、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增补了“汉”字,余类推。大段陈述语,第一次用了专称,随后也可用皇上、皇帝指代,使行文简洁而又等同专称。特殊专称,随文加注,如吕太后。此外,译文逐年补上了王公纪年与年号。如此处理,译文畅达、鲜明、历史线索清晰,读者随文认识历史人物而不致淆乱。
三、辅助阅读,语译者增加了四项辅助资料。书前“导读”,评介《资治通鉴》;行文中有三项:每卷开头有“大事题要”,卷后有“点评”,行文中插入结构段意。“大事题要”与“点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行文自如,不拘一格,起到提示作用即可。
四、译文的年、月、日,按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一一对照推出,用公元与干支双轨标识。干支指代中国历史的年、月、日。纪日的规范译文作“某月某日某干支”,例:“七月初五丙申”。原文纪日有误,译文即作“某月某干支日”,例:“七月丁卯日”,即指七月没有“丁卯”这一天,原文有误,存疑待考,译文不作考证。若加有方括号的译文,即已对原文作了修正。
五、排版技术处理。译文简体横排,《资治通鉴》原文宋体,原文中“臣光曰”等评论用仿宋体,前后空一行。辅助资料四项,书前“导读”用宋体;行文中三项:“大事提要”、“段意”、“点评”均用楷体。书眉直排,标识目录,如此处理,行文阅读,脉络清晰,读者查询,一目了然。
一、《资治通鉴》(白话本),即语译《资治通鉴》,以白话直译为主,个别地方意译或串释,力求信、达、雅。
二、历史人物最核心的是各朝各代的国君,只按随文直译为某王、某帝、皇上、皇帝,行文展开,往往不辨东西。时代、国别、身份变化要有明确的专称标识。本书语译的技术处理大体上是:对话中随文语译按当时说话人口吻称谓某王、某帝、皇上、皇帝,而在陈述语的译文中,按《资治通鉴》称谓的基础上参照通行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人物专称增补朝代、国名等作规范语译,如汉朝皇帝用汉高帝、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增补了“汉”字,余类推。大段陈述语,第一次用了专称,随后也可用皇上、皇帝指代,使行文简洁而又等同专称。特殊专称,随文加注,如吕太后。此外,译文逐年补上了王公纪年与年号。如此处理,译文畅达、鲜明、历史线索清晰,读者随文认识历史人物而不致淆乱。
三、辅助阅读,语译者增加了四项辅助资料。书前“导读”,评介《资治通鉴》;行文中有三项:每卷开头有“大事题要”,卷后有“点评”,行文中插入结构段意。“大事题要”与“点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行文自如,不拘一格,起到提示作用即可。
四、译文的年、月、日,按陈垣的《二十史朔闰表》一一对照推出,用公元与干支双轨标识。干支指代中国历史的年、月、日。纪日的规范译文作“某月某日某干支”,例:“七月初五丙申”。原文纪日有误,译文即作“某月某干支日”,例:“七月丁卯日”,即指七月没有“丁卯”这一天,原文有误,存疑待考,译文不作考证。若加有方括号的译文,即已对原文作了修正。
五、排版技术处理。译文简体横排,《资治通鉴》原文宋体,原文中“臣光曰”等评论用仿宋体,前后空一行。辅助资料四项,书前“导读”用宋体;行文中三项:“大事提要”、“段意”、“点评”均用楷体。书眉直排,标识目录,如此处理,行文阅读,脉络清晰,读者查询,一目了然。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周纪一
【起著雍摄提格(戊寅,公元前403 年),止玄黓困敦(壬子,公元前369年),共三十五年】
【大事提要】
本卷《资治通鉴》开篇,卷第一,周纪一,记事自公元前403 年到公元前369 年,凡三十五年。当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周烈王七年。本卷所载大事,主要有五个方面:
其一,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周王室丢失了名分,受到司马光的批评,这标志德义时代的终结,王室权威坠地。其二,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而分晋,智伯最强,却恃才傲物,不修德义而必亡,也受到了司马光的批评。其三,魏文侯任贤使能而称霸。吴起遇贤君得以发挥才智为国立功,带兵打仗,
天下无敌。后来,吴起遇昏君,声名受诽谤,最终以悲剧结局。其四,写魏武侯不立嫡子,死后诸子争位导致魏国差点灭亡,说明家天下太子为国本的道理。其五,本卷穿插豫让报知己,聂政刺韩相侠累,颂扬义士。总之,本卷记事以德义二字贯串始终。
【起著雍摄提格(戊寅,公元前403 年),止玄黓困敦(壬子,公元前369年),共三十五年】
【大事提要】
本卷《资治通鉴》开篇,卷第一,周纪一,记事自公元前403 年到公元前369 年,凡三十五年。当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周烈王七年。本卷所载大事,主要有五个方面:
其一,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周王室丢失了名分,受到司马光的批评,这标志德义时代的终结,王室权威坠地。其二,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而分晋,智伯最强,却恃才傲物,不修德义而必亡,也受到了司马光的批评。其三,魏文侯任贤使能而称霸。吴起遇贤君得以发挥才智为国立功,带兵打仗,
天下无敌。后来,吴起遇昏君,声名受诽谤,最终以悲剧结局。其四,写魏武侯不立嫡子,死后诸子争位导致魏国差点灭亡,说明家天下太子为国本的道理。其五,本卷穿插豫让报知己,聂政刺韩相侠累,颂扬义士。总之,本卷记事以德义二字贯串始终。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资治通鉴》是北宋大政治家、大史学家司马光领衔修撰的一部历史名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以及知往鉴今的借鉴价值,值得所有人阅读。本导读旨在引领读者怎样读《资治通鉴》,着重点是评介编年体史书的特点,了解《资治通鉴》一书的内容、体制及价值。此外,该导读还涉及编年体史书的源和流的相关内容,以助治史者透彻了解《资治通鉴》的特点。
一、编年体史书的源流与特点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全书294卷,不计标点约有330万字。该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战国初年迄于五代末叶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一部贯通古今的编年体史巨著,其气势与规模,不仅在古代中国,就是在世界中世纪史坛上,都堪称高视独步、无与伦比之作。如此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编年体史书发展到成熟时期水到渠成之作。大体说来,编年体史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编年体史书以下行文简称编年史书):商周迄秦,即先秦时期,是编年史书的草创时期,可称之为源;两汉迄唐,即汉唐时期是编年史书的确立时期;两宋迄清是编年史书的成熟时期,《资治通鉴》是其成熟的标志。这后两个时期,可通称为流。本节简括地评介《资治通鉴》产生前的编年史书的源和流,即先秦时期与汉唐时期,《春秋》和《汉纪》分别是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之作,重点说这两部书,以了解编年史书的特点。
(一)先秦时期:编年史书的草创
编年体是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历史的一种史学体裁形式,是我国上古记载史事普遍使用的一种体裁,所以《隋书·经籍志》称为古史。上古事简,低下的生产力限制了人们的眼光,加之书写条件极其困难,负责记叙历史的史官或档案人员,只能用简练的文字记下他们认为重要的事,为使所记载的资料更具使用价值,往往冠之以时间单位,因而很自然地创造了编年记事的形式,此不独中国为然,世界各国亦多循由此途拉开各自史学发展的序幕。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为志,就是最早的以时间为顺序的编年体式。我国现存最早的记事文献为商朝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卜辞记事就已标明年月日的顺序,只是一般以日、月在前,而年代居后。现存西周的文献,也有只记日、月而不记年的,或者只记年、月、日其中之一项的,缺乏完整准确的时间观念,说明编年记事体制尚处于原始阶段。
一、编年体史书的源流与特点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全书294卷,不计标点约有330万字。该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战国初年迄于五代末叶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一部贯通古今的编年体史巨著,其气势与规模,不仅在古代中国,就是在世界中世纪史坛上,都堪称高视独步、无与伦比之作。如此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编年体史书发展到成熟时期水到渠成之作。大体说来,编年体史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编年体史书以下行文简称编年史书):商周迄秦,即先秦时期,是编年史书的草创时期,可称之为源;两汉迄唐,即汉唐时期是编年史书的确立时期;两宋迄清是编年史书的成熟时期,《资治通鉴》是其成熟的标志。这后两个时期,可通称为流。本节简括地评介《资治通鉴》产生前的编年史书的源和流,即先秦时期与汉唐时期,《春秋》和《汉纪》分别是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之作,重点说这两部书,以了解编年史书的特点。
(一)先秦时期:编年史书的草创
编年体是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历史的一种史学体裁形式,是我国上古记载史事普遍使用的一种体裁,所以《隋书·经籍志》称为古史。上古事简,低下的生产力限制了人们的眼光,加之书写条件极其困难,负责记叙历史的史官或档案人员,只能用简练的文字记下他们认为重要的事,为使所记载的资料更具使用价值,往往冠之以时间单位,因而很自然地创造了编年记事的形式,此不独中国为然,世界各国亦多循由此途拉开各自史学发展的序幕。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为志,就是最早的以时间为顺序的编年体式。我国现存最早的记事文献为商朝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卜辞记事就已标明年月日的顺序,只是一般以日、月在前,而年代居后。现存西周的文献,也有只记日、月而不记年的,或者只记年、月、日其中之一项的,缺乏完整准确的时间观念,说明编年记事体制尚处于原始阶段。
显示全部信息
点评
同类产品
-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天堂没有入殓师:一位东北殡仪馆女入殓师的工作手记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走南闯北吃东西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梁晓声新作《独自走过悲喜》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秋园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心悦读丛书·二胎记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我偏爱这人间荒芜【特签版+当当定制金句小卡】祝你逃出苦难向春山 顾桥生诗集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文化苦旅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南明史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岁月静好是片刻 一地鸡毛是日常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古代女子的日常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