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20-06-22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国内首次完整解读帝国以前时期中国两千年王朝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式巨著。

2.法国汉学研究权威,被誉为“古代中国史的奇才”,代表了法国汉学的黄金时代成就。

3.涵盖古代中国重大历史进程,构建秦以前的中华文明发展图景,一本书读懂5000年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渊源。

4.自初版出版以来,中文全译本相隔百年,首次重磅上市。

5.《史学杂志》推荐,陈训慈、贺昌群、高名凯力荐,复旦大学葛兆光诚意推荐。

★他确实称得上是古代中国专家,是当今对中国古代*了解的人。 ——伯希和

 
内容简介

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民族一直延续着、创造着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古代中国史的奇才 ”的法国著名汉学家马伯乐,深入接触中国各阶层人士,了解他们的社会和习俗,严格使用当地人提供的信息资源,携带了旅行家在中国行走必备的参考书——中国地方志,以及欧洲特藏中被收入并被远东的出版物中已经发表的文物,撰写了这部经典巨著《古代中国》,作者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方法,广泛采用神话、传说、金石、考古的材料,构建起秦以前的中华文明发展图景。

该书出版于1927年,出版后就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陈训慈在《史学杂志》上对马伯乐的《古代中国》做的短评是国内较早的,突出了该书在社会研究和文化发展方面的特点,表明该书对于向国外推荐中国文化功不可没。贺昌群判定,马伯乐的《古代中国》“由上古而至秦之统一,融会贯通,极具新裁,较之夏德《中国上古史》之仅以帝王年代为次者,远胜多多”,雷海宗评定“加氏著作的价值不及马氏”。1944年,马伯乐在德国纳粹集中营病故,中国语言学家高明凯师从马伯乐攻读语言学,在马伯乐去世时,高名凯发短文纪念其导师:“学问渊博,于中国古史、语言、宗教、天文、哲学、术数无不精通,所著《古代中国》曾获儒莲奖”,1978年弗兰克•基尔曼根据1955年法文第二版,翻译出版《古代中国》英文版,再次引发了欧美汉学界对此书学术和利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简介

马伯乐,法国的中国学家、敦煌学家。法国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毕业,任法兰西远东学院研究员。后继沙畹为法兰西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教授。最初受其父影响,研究埃及学。不久转向中国学的研究,被称为“古代中国史的奇才 ”。

肖菁,199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后赴法国留学,就读于法国著名的ESSEC商学院并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职多家法国金融机构。工作之余,兴趣爱好包括旅行、阅读、翻译等,希望尽可能多地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历史人文及风土人情。译有《伯希和北京日记》。

目  录
第一部 – 起源
华夏的原始面貌
历史的起源:殷朝
周王朝(公元前九世纪-公元前八世纪)
西周的朝廷及行政制度:朝廷;2.中央政权;3.王畿的行政制度;4.各地的行政制度

第二部 –社会及宗教生活
中国古代社会: 平民;2.贵族;3.诸侯;4.帝王
古老的宗教–神话:众神;2.祖先
神职人员、崇拜地点及崇拜仪式:神职人员;2.崇拜地点;3.崇拜仪式
年度宗教庆典:农业庆典的周期;2.祖先崇拜的周期;3.特别场合的庆典
宗教感情

第三部 – 霸权时代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前言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马伯乐的《古代中国》“由上古而至秦之统一,融会贯通,极具新裁,较之夏德《中国上古史》之仅以帝王年代为次者,远胜多多”。——贺昌群

★他确实称得上是古代中国专家,是当今对中国古代*了解的人。 ——伯希和

免费在线读
华夏的原始面貌


在西亚文明达到顶峰的同一时期,在亚洲大陆的另一端,在渤海湾及黄海沿岸辽阔低洼的大平原上,生活在黄河两岸的农耕的人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始了文明社会的生活,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所创造的未来有多么宏伟,但正是他们奠定了华夏帝国的根基。

华夏文明的发展完全没有理会地中海(文明),至少在初始阶段,它并未受到西方的影响。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仅限于从史前就与他们有商贸往来的斯基泰—西伯利亚人传递来的一些元素(1)。中华文明在太平洋岸边展开2-3、在崇山峻岭的高原及从西藏高原向东而下直至大海的平原地区展开。华夏文明由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组成,这两者在土地、气候、植被、物群等方面都无相似之处并被横跨的巨大山脉所分隔,每一侧都有一条重要的河流贯通—几个世纪以来华夏的文明就在这样的景象中发展着(2)。这片广袤的领土远非一个整体,相反它被划分为众多不同的区域,如同一个个隔断,相互间很难沟通。

北边的山西就是这些隔断中的一个:它的西南部地势逐渐降低到达黄河,汾水谷地宽阔的山口打开了通向富庶盆地的通道,而汾水就这样跨过了一个又一个盆地;南部与东部却截然相反,高耸的太行山和五台山像一座高墙横亘在平原与高地之间;沁水河谷虽然给高原的主人提供了一条通向河南平原的通道,但它并没有将平原的人们集中到这块土地的中心,人们沿着沁水逆流而上;再往东北部通路就更少而艰难了。由此我们将会看到山西的主人、晋国的领主们长期与他们西边的邻国处于战争状态而极少与东边的邻国有直接的往来;他们偶尔通过沁水河谷南下到黄河平原,达到古时的卫国(3)。

3-4在华夏世界的最西部,渭水流域也构成了一个近乎封闭的隔断:大面积的秦岭在它的南边提供了理想的屏障;北边和西边居住着野蛮部落,他们的身后便是沙漠;与中原其它地区唯一的联系便是黄河,但黄河在华山脚下折向东流,在航运上有颇多不便:冬季浅滩水量不足,夏季水流又过于湍急。这里再次证明了地理环境对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区域的主人秦国伯爵在几个世纪中很少与中原其它地区打交道,而是奋力地在这片东方大平原上与黄河决堤抗争。
显示全部信息
书摘插画
插图
显示全部信息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