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北京法源寺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北京法源寺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小说 发布时间:2020-10-30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李敖作品,大师珍藏版
2. 戊戌变法纪念,探讨大变局时代读书人的真正出路
3.精美双封,封面专色工艺,39.80元,附赠珍贵书签
4.著名导演田沁鑫执导,同名话剧经久不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历史兼小说类的读物。以北京法源寺为故事背景,讲述一段风云际会的晚清历史。描述了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前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一批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国所做出的努力,塑造了生动又有深度的、高尚且具牺牲精神的人格形象。

作者简介
李敖(1935—2018),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中国知名的历史学家、作家、评论家。一生快意恩仇,笔耕不辍。“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加之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深厚学养激发的蓬勃才情,使得李敖在广大国人乃至整个华人圈、世界文学圈都享有盛誉。
著有《北京法源寺》《传统下的独白》《李敖快意恩仇录》《李敖有话说》《李敖语录》《李敖书信》等100多部著作,被誉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
读李敖的书,就是读一种自由精神,品一份独立思考,享一席智慧盛宴。                                    

目  录
楔子——神秘的棺材
第一章 悯忠寺
第二章 寂寞余花
第三章 “休怀粉身念”
第四章 西太后
第五章 康进士
第六章 皇帝
第七章 回向
第八章 大刀王五
第九章 戊戌政变
第十章 抢救
第十一章 舍生
第十二章 从监牢到法场
第十三章 他们都死了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李敖作品之
北京法源寺
李敖回忆录
传统下的独白
李敖快意恩仇录
我最难忘的事和人
李敖生死书
李敖智慧书
要把金针度与人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大变局时代,读书人的真正出路不在应试做官,而是以行动救世,甚至不惜舍身成仁。
——李敖

1980年再去看他时,他说他正在写有关谭嗣同的历史长篇。他滔滔不绝地讲谭的满腔热血,他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胸怀,以及谭的文学造诣。戊戌政变失败后,谭不愿逃走,宁可以死酬国,在菜市口被清廷斩首时毫不畏惧从容就义。李敖当时讲得很激动。这种事本来就是使人感动的,但对李敖,却不止此。你会觉得他是在身体力行。
——许以祺

人的痛苦是只能同敌人作战,不能同朋友作战;或只能同朋友作战,不能同自己作战。只有性格上大智大勇又光风霁月的人,才能自己同自己作战,以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作战。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悯忠寺

7世纪的644年,中国正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太宗的天下。他忍了好多好多年,决心亲征东北的高丽了。高丽那时候,不仅在朝鲜半岛称霸,北边的势力,还延伸到中国东北的辽水流域,这是好大喜功的唐太宗绝不能忍耐的。不能忍耐归不能忍耐,他不能不小心,因为隋朝就为了三十年前打高丽,害得国内空虚,引起了革命,唐太宗才趁机灭了隋朝,建了唐朝。如今三十年后,他自己再重新发动这一进攻,是不能不特别小心的。

唐太宗的计划是,用二十万人以下的兵力,用快速进攻,速战速决。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一个三十年前曾参加打高丽的老战士,但老战士却说:辽东太远了,补给困难,高丽人很会守城,速战速决恐怕很难。但是,老战士劝阻不了唐太宗,最后劝阻他的一个大臣——魏徵——也死了,没有人劝得住他,他决心打这场仗了。

645年3月,他要出发了,他留守后方的儿子很紧张,哭了好几天。最后,送他行的时候,他指着自己的衣服对儿子说:“等到下次看见你,再换这件袍子。”——衣服都不用换季,仗很快就会打胜的。

5月,唐朝的大军打到了辽东城下,辽东是现在中国东北的辽阳城,血战以后,攻下了辽东城。6月,已进军到安市(辽宁盖平县东北)。高丽动员了十五万人,双方展开了恶斗,最后高丽打不过,就决定坚壁清野,将几百里内断绝人烟,使唐朝军队无法就地找到补给。就这样的,战争拖下去了。

夏天快到了。唐太宗还穿着原来的袍子,不肯脱下来。7月过去了,8月过去了,储存的粮食快光了,东北的天气也冷了,唐太宗的袍子也破了。新袍子拿来,他拒绝换,他说,将士们的袍子也都破了,我一个人怎么穿新的?最后,只好撤军了,9月在撤退里度过、10月在撤退里度过,11月才回到幽州,到幽州的时候,所有的马,只剩下五分之一了。

幽州,就是北京。

唐太宗很痛苦,他换掉了旧袍子,可是换不掉旧的创痕。魏徵要是活着,就好了,他想。魏徵活着,就会劝他别打这场仗。他派人到魏徵坟上,新立了一座碑。把魏徵的太太儿子找来,特别慰问他们,表示他对魏徵的怀念。

他在幽州,盖了一座庙,追念这次征东而死的所有的将士,他们的死亡,是为国尽忠而死,死在家乡以外。他们的死亡是叫人心恸的,他们的身世是可怜的,这座庙的名字,应该表达出这种意思,唐太宗最后决定,这座庙,叫做“悯忠寺”。

寺里面,盖了一座大楼,叫悯忠阁,立了许多许多有名的和无名的纪念牌位,阁盖得极高,高得后来有一句谚语:“悯忠高阁,去天一握。”表示它离天那么近。

这是中国的早期忠烈祠。

一千年过去了。一千年的风雪与战乱,高高的悯忠阁已经倒塌了,但是悯忠寺还凄凉地存在着。

悯忠寺刚盖时候的北京旧城,早就没有了,原来旧城的范围,也没有古迹可寻,留下的纪录,只能追溯到10世纪的辽朝。辽朝在北京盖了新城,悯忠寺被新城围住,位置在新城的东方。12世纪的时候,金朝灭了辽朝,它把北京城重新加大。在辽朝盖的城外面,盖了一个大四倍的城,把它套在里面,这时候的悯忠寺,在金朝的北京城里,位置就偏向东南。13世纪,元朝又灭了金朝,又重新盖了北京城,这个城,整个地朝北移动了,金朝的城,只有东北角的一小部分并到元朝的新城里。这时候的悯忠寺,被抛在城外的西南角。14世纪,明朝赶走了元朝,又重建北京城,整个地朝南移,盖了一个方形的城,并入了元朝旧城的三分之二。这时候的悯忠寺,还是在城外面的西南角,不过离城比一百年前近了。到了16世纪,大臣告诉明朝第十一个皇帝说,城外面的百姓,比城里面的多了一倍了,不能不保护他们。于是皇帝在1550年,叫一个奸臣严嵩主持,在城的南边,加盖了一个外城,东西比内城宽一点,南北比内城短一半。从此以后,这个古城的样子,就确定了。就这样的,四百三十多年下来,直到今天。

1550年外城盖好的时候,悯忠寺正式重圈到北京城里来。过了九十四年,清朝取代了明朝,原来在辽水流域的满族,统治了汉族的中国。又过了八十六年,清朝的第三个皇帝世宗雍正皇帝,在他即位第九年——1731年的时候,想到了这座忠烈祠,他把它改名叫“法源寺”。四十九年后,清朝的第四个皇帝高宗乾隆也亲来这里,并且亲题写了“法海真源”四个字,刻成匾,挂在这庙里。

又一百六十多年过去了,法源寺的附近,已经多了人烟,也多了寺南的义地和荒冢,许多从外地到北京来的人,死在北京,不能归葬的,都一一埋在这边了。那时候不流行火葬,人死后连同棺材运回家乡,很不简单。他们生时不能回归故乡,死后埋骨于此,总希望有点家乡味。所以,这些坟地也分区了,江苏人埋在江苏义地、江西人埋在江西义地、河南人埋在河南义地,不能明显分区的,也有许多义地可埋。至于能够归葬的,都先把棺材停在庙上,在庙里的空房,摆上长板凳,棺材就放在上面。有时候这一放就放得很久,甚至没人再过问。有的棺木不好,会生虫子、出恶臭,庙里的人,也只好一再用厚漆漆它,漆不住的,也只好就地处理,沦入荒冢了。

就这样的,北京的寺庙就成为人们生死线上的一个过渡,寺庙的和尚,除了本身的出世修行以外,他们的重要职务,就是代人们生前解决人神问题、死后处理人鬼问题。

法源寺的和尚,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法源寺在北京的寺庙里,有它特有的悲怆气氛。其他的寺庙,兴建的原因大多比较单纯,像隆福寺、法华寺,只是明朝皇帝应太监的请求,为了弘扬佛法,就盖起来了;像护国寺、普渡寺,是元朝丞相托克托[1]、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宅邸,就宅邸一改就完成了。法源寺却完全不一样。它从唐太宗死前四年盖起,目的就是追念为中国而死的先烈与国殇,它的悲怆气氛,从它原始的“悯忠”字样就已表露。北京的寺庙名字,柏林寺、贤良寺、普济寺、广化寺、宝禅寺、妙应寺、广济寺、崇效寺、龙树寺、龙泉寺等等,都没有悲怆的意味,嵩祝寺、瑞应寺、大庆寿寺、延寿寺等等,甚至还洋溢着一片喜气。只有悯忠寺,它一开始,就表露了阴郁与苍茫。它日后的历史,也一再和这种气氛相伴。在它兴建后四百八十年,一个亡国的皇帝被关到里面,那是北宋的钦宗,他有着可怜的身世,他的父亲徽宗,艺术家的成分远多于皇帝,在位二十五年,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后,丢给了他,他只做了一年皇帝,就亡国了,然后做了三十一年的囚犯。在悯忠寺,他回想故国,在晓钟夕照里,过着痛苦凄凉的岁月。

 

*  *  *

 

“康先生又来法源寺看古碑了。”说话声音来自背后,康有为转身一看,看到一个中年人,在对他微笑。

中年人中等身材,留着分头,但有点杂乱,圆圆的脸上,戴着圆圆的玳瑁眼镜,眼睛不大,但极有神,鼻子有点鹰钩,在薄薄的嘴唇上,留着一排胡子。下巴是刮过的,可见头发有点杂乱,并非不修边幅,而是名士派的缘故。他身穿一套褐色旧西装,擦过的黑皮鞋,整齐干净,像个很像样的教授。

康有为伸出手来,和中年人握了手,好奇地问:“先生知道我姓康?”

“康先生名满天下,当然知道。”中年人笑着说,非常友善。

“你先生见过我?能认出我来?”康有为问。“你刚才说我‘又’来法源寺看古碑了。你好像看我来过?”

中年人笑起来,笑容中有点神秘。他低下了头,又抬起来。两只有神的眼睛,上下打量着康有为,慢慢地说:

“我当然认得出康先生,在报上照片看得太多了。何况,我还见过康先生,不过,那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康先生恐怕不记得了。”

“多早以前?”

“算来康先生会吓一跳,近四十年以前。准确地说,是三十八年前。”

康有为圆睁了眼睛,好奇地问:“可能吗?看你先生不过四五十岁。近四十年前你只有十多岁,你十多岁时见过我?在哪里见到的?”

“就在北京。”

“在北京哪里?”

“就在北京这里。”中年人把手指地,“就在北京这法源寺里。就在这石碑前面。”

康有为为之一震。他抓住中年人的手,仔细端详着、端详着。“你是——”

“我是——我是当年法源寺当家和尚佘和尚的小徒弟!”

康有为愣住了。他大为惊讶,仔细盯住了对方。突然间,他拥上前去,抱住中年人:“啊,我记得你!我记得你,你就是那位从河南逃荒出来、被哥哥放在庙门口的小弟弟!”

中年人不再故作神秘了,他抱住康有为,眼睛湿了。抱了一阵,两人互抱着腰,上半身都向后仰,互相端详着。中年人赞赏地摇摇头:“康先生博闻强记,真名不虚传,康先生记性真好!近四十年前的一个小和尚,你还记得。”

“也不是记性多好,而是你当年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太深刻了!”

康有为双手拉着中年人的双手:“你当时叫什么来着,你叫——”

“普净。我叫普净。”

“对、对!你叫普净,你叫普净!”

“普净是我做小和尚的名字,我的本姓姓李,我叫李十力。……”

“李十力?李十力是你?”康有为又一次大为惊讶,他用手指点着中年人的前胸,“你不是北京大学的名教授吗?”

李十力笑着点了点头,“教授倒是滥竽,名则未必。”

“你太客气了。”康有为说,“大家都知道中国现代有个搞‘新唯识论’的大学者,我也一直心仪已久,并且一直想有缘一见的,原来就是你,就是我四十年前见过的小法师啊!久别重逢,并且重逢在四十年前的老地方,真太巧了、太巧了!”

“《墨子》中说‘景不徙’、《庄子》中说‘飞鸟之影,未尝动也’。都是把过去的投影,给抽象地凝聚在原来地方,表示形离开了,可是影没离开。如今四十年后,康先生和我的形又重现在这儿,我们简直给古书提供了形影不离的见证了。”

康有为拍着李十力的肩膀,笑着说:“你说得是。这正是形影不离啊!可惜的是,我老了,佘法师也不在了。佘法师若活到现在,也八十开外了吧?”

“正好八十整岁。并且正好就是今天——今天正是佘法师八十冥诞啊!”

“太巧了、太巧了!所有的巧事,今天都集合在一起了!佘法师八十冥诞,庙上一定有纪念仪式吧?”

“设了一个礼堂,大家行礼。这几天我从学校过来,住在庙上,一来帮忙照料,二来也清净几天,好好想些问题。正好碰到康先生来庙上,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了。”

“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我这次从青岛到北京,目的也是看看老朋友。前天——八月五日——一位老朋友袁励准翰林请我吃饭,回想二十八年前的八月五日,正好是戊戌政变我出亡上轮船那天,船到上海,英国人开来两条兵舰救康有为,可是没人认识康有为。正好袁励准在船上,经他指点,我才能死里逃生。我跟袁励准近三十年不见了,这次故人重逢,在座的有大画家溥儒,当场画了幅英舰援救图,我还题了字。当时大家都说再见到近三十年不见的老朋友,真值得庆祝,没想到才过了一天,就见到你这位近四十年不见的老朋友了。我们也该庆祝一下。怎么样?等我到礼堂先向佘法师行个礼,如蒙赏光,我们就到附近吃个小馆。”

“承蒙康先生赏饭,是我的荣幸。不过今天庙上备有素席,我们就在庙上吃吧。现在时候也近晌午了,先陪康先生行礼吧!”

礼堂设在一个想不到的地方——庙上最后一进的藏经阁。原因是佘法师生前说他读书没读够,死后盼与书为伍。庙上的人为了成其遗愿,就把他供奉在藏经阁。阁前有百年古银杏一棵,枝干槎丫,荫覆半院。阶前有两株西府海棠,也两百多年了。当年大诗人龚定盦有一天整理旧物,发现一包这两棵海棠落下的花瓣,他感而有词,写道: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

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千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似落花。

 

这位天才横溢的大诗人死后六十年,佘法师“身世依然似落花”地魂归古庙;他死后二十六年,他当年的小徒弟与一饭之缘的康有为,并肩而至,来向他行礼了。

 



[1]脱脱(1314—1355年),元朝丞相。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