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汗青堂丛书072·伊朗简史:从琐罗亚斯德到今天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汗青堂丛书072·伊朗简史:从琐罗亚斯德到今天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21-02-04
编辑推荐

790.jpg

◎篇幅适中,内容全而精,不到400页,便于阅读和携带,45幅彩插一半以上实地拍摄,高清精美。

◎本书是了解伊朗历史的入门级读物。近年来,讲述伊朗通史的书非常少,本书在这个方面填补了空白。

◎由职业外交官所书,20余年的审慎观察,打破西方对于伊朗固有的他者印象,重塑对于伊朗的理性认知。对于伊朗这样一个独特的文明古国,可以不赞同它,但必须去了解它。

◎穿过漫长岁月,在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交替中领略古波斯的宗教文化、诗歌、建筑、细密画之美,超出国家和文明的范畴,感受伊朗作为一个心智帝国经久不衰的力量,很好地集中解答了伊朗历史的连续性问题。

◎见解独到,深刻地挖掘了伊朗为何会成为国际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比如为何在中东独树一帜以什叶派为国教?伊朗的传统是扩张主义,还是被动防御?伊朗女性的地位和享受的权利到底如何?作者尽力呈现一个*真实的伊朗,解除我们对于伊朗的诸多误解。

◎为何美国和伊朗势不两立?伊朗政府为何执意发展核计划?来之不易的伊核协议是如何促成的,在伊朗内部和美国分别面临哪些威胁?作者冷静解读了伊朗核问题,并做出了前瞻性思考。

 
内容简介

从先知琐罗亚斯德时代到强大的古代波斯帝国,再到1979年革命、人质危机和艾哈迈迪·内贾德执政时期,作者生动且完整地描述了伊朗数千年的历史。他清晰又详细地解释了古代伊朗复杂的王朝更迭和在共同的文化纽带联系下各族群融合而成的现代伊朗文明混合体。书中多处具有启发意味的独到见解使得本书成为理解伊朗这片复杂土地的重要指南。

作者简介
每一页都是对伊朗历史的精辟提炼,闪现出深刻的洞察力。迈克尔·阿克斯沃西,当代伊朗事务方面的作家和学者,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伊朗事务处的前负责人,从头开始,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金融时报》

迈克尔·阿克斯沃西是波斯事物的爱好者,比如伊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历史、波斯诗歌和现代电影等。作者在本书中将伊朗理解为一个心灵帝国(一个更深层次、人道、深思熟虑的伊朗)和一个革命性的伊斯兰帝国(对自己的独特性有了更高的认识)。
——《犹太先驱之声》
显示全部信息
目  录
前 言 伊朗思想的非凡弹性 1

第1章 起 源 7
第2章 伊朗的复兴 41
第3章 伊斯兰与入侵 79
第4章 什叶派与萨法维王朝 137
第5章 萨法维王朝的衰落、纳迪尔沙阿、18世纪过渡期与恺加王朝早期 163
第6章 恺加王朝的危机、1905—1911年革命与巴列维王朝的开端 207
第7章 巴列维王朝与1979年革命 245
第8章 革命以来的伊朗 287
第9章 从哈塔米到艾哈迈迪·内贾德,以及伊朗的困境 313

后 记 327
注 释 345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每一页都是对伊朗历史的精辟提炼,闪现出深刻的洞察力。迈克尔·阿克斯沃西,当代伊朗事务方面的作家和学者,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伊朗事务处的前负责人,从头开始,讲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
——《金融时报》

迈克尔·阿克斯沃西是波斯事物的爱好者,比如伊朗作为世界上*古老文明之一的历史、波斯诗歌和现代电影等。作者在本书中将伊朗理解为一个心灵帝国(一个更深层次、人道、深思熟虑的伊朗)和一个革命性的伊斯兰帝国(对自己的独特性有了更高的认识)。
——《犹太先驱之声》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第8章
革命以来的伊朗
伊斯兰复兴、战争与对抗

每当教廷的生存受到威胁,她便会脱离道德的戒律。为了最终能维持团结,教廷会把她一切所作所为,甚至包括恶意欺诈、背信弃义、暴力行为、买卖圣职、犯罪入狱、死亡等,全部神圣化。这一切都是为了教廷的利益,每个人都要为了大局而牺牲。
——费尔登主教尼海姆的迪特里希,1411年
(阿瑟·库斯勒在《中午的黑暗》一书中引用了这一段)

阿亚图拉霍梅尼乘坐法国航空的客机从巴黎飞往德黑兰,在飞机还没得到机场允许着陆的信号时,一位西方记者问他回到伊朗是什么感受。霍梅尼答道:“没什么感受。”1这只是对记者无聊提问的一种不耐烦的应付,并非如一些人所称的反映出他对伊朗与伊朗人民利益极度冷漠的态度。霍梅尼的回答无疑是不能用字面意思理解的。
不论一个人是否是霍梅尼的支持者,都不能否认1979年2月1日霍梅尼到达德黑兰时,他是整个国家希望的焦点。某种程度上民众的意愿与他的意志是互通的,起码在此时此刻的确如此。欢迎霍梅尼归来的热情群众有近300万人。这也符合霍梅尼的自我认知,他的精神追求是成为伊本·阿拉比笔下的“完人”。2通过冥想、宗教仪式与教律,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能够反映身外的世界,使之成为能与真主精神相通的媒介。当他走下飞机进入专车后,过多的人群拥堵了道路,让专车几乎无法前进,在欢呼声与人潮中他从机场前往贝赫什特·扎赫拉公墓,纪念在之前几个月的示威活动中去世的民众。在他经过的路上,群众不仅欢呼“真主伟大”,还高喊“霍梅尼,伊玛目”。在什叶派的神秘主义思想中,伊玛目与“完人”的形象是完全一致的。在第十二位伊玛目隐遁后,再没有人能够使用“伊玛目”这一头衔(很多年长的乌理玛因此不接受霍梅尼)。3他的追随者与沿路群众虽然没有直接说霍梅尼就是隐遁的伊玛目,但也几乎是这个意思。几个世纪以前,阿拉伯诗人法拉兹达克在麦加见到了第四位伊玛目后写道:
他目光低垂以示其谦卑,其他人亦目光低垂以示对其敬畏。在他没有露出微笑的时候,无人敢应答一句。4
显示全部信息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