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21-04-01
编辑推荐

★一个语言俭省的诗人“跨界”写起学术专著——还有什么比这更奢侈的呢?张枣板起面孔一本正经谈诗歌史,你依然能瞥见背后一以贯之的诗学光芒闪现,和不经意扮起的鬼脸。
★一部不一样的新诗史。关于中国新诗发展脉络、代际划分,对鲁迅、闻一多、梁宗岱、卞之琳、冯至、食指、北岛、“后朦胧诗”等的精彩解读,你不一定认同,但其识见会让你认同这是一个真正内行诗人的看法。
★一个供我们反观张枣诗学理念的文本。诗歌现代性、现实与言说之难、“元诗”……当张枣从这些经验构筑自己的新诗史逻辑,我们其实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他本人诗歌的那些纹理。
★译笔精确流畅,深得张枣中文神髓。

 
内容简介

诗人张枣至今还有一部著作一直未出版,就是这部《现代性的追寻:论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它是张枣留学德国的博士毕业论文,近由学者亚思明翻译而来。张枣从一个当代诗人的写作经验出发,构造了一种个人的新诗史逻辑,梳理1919年以来的中国新诗发展史。从严格的学术规范来看,这部专著多少会有些“偏颇”,但它的光芒恰恰在这种“偏颇”里。张枣对高度提炼的诗人(鲁迅、闻一多、梁宗岱、卞之琳、冯至、食指、北岛)、作品的评析解读,精妙见解层出不穷,显示诗人对审美现代性的卓异洞察,既拓宽我们对张枣诗学认识的边界,也为常规文学史补充一种视角。

作者简介

张枣(1962-2010),湖南长沙人,当代杰出的汉语诗人。先后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学院。1986年赴德,先后在特里尔大学、图宾根大学求学,并获文哲博士学位。21世纪初回国,先后在河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任教,2010年3月8日因患肺癌去世。张枣通晓英、德、法、俄等外语,他广泛采撷中西诗歌元素,以精妙的诗艺自成一家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卓著的声誉。张枣生前出版过一本诗集《春秋来信》,参与主编出版过一本《德汉汉德词典》。去世后《张枣的诗》《张枣随笔集》等作品陆续被整理出版。

亚思明,本名崔春,山东青岛人,德国基尔大学(Uni-Kiel)社会经济学院本科硕士毕业,曾任德国之声(DW)中文部编辑兼撰稿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签约文学评论家。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发展与持续(1919—1949)/

第一节诗人流派的惯常划分/

第二节我们的新视角:四代诗人/

第三节“新月派”:浪漫的象征主义者/

第四节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

第五节冯至与“九叶派”诗人/


「第二章」

鲁迅:《野草》以及语言和生命困境的言说/

第一节“怎么写”/

第二节“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第三节“我自念:这是病叶呵!”/

第四节“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

第五节“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第六节“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第七节“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


「第三章」

闻一多:介于纯诗与爱国之间

——将精神追求的进退维谷作为抒情主题/

第一节“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第二节美与爱/

第三节闻一多作为现代恶魔诗人/

第四节“人类同情”与爱国/

第五节富有创造力的不相容性/

第六节奇迹,唯有语言才能召唤/


「第四章」

梁宗岱与象征主义诗学/

第一节梁宗岱和瓦雷里/

第二节梁宗岱关于瓦雷里诗学的诠释/

第三节象征主义、传统和“宇宙意识”/

第四节陶渊明、波德莱尔和象征/

第五节梁宗岱诗学的影响/


「第五章」

传统与实验:卞之琳和冯至的客观化技巧/

第一节极端主体性的背离/

第二节传统与“历史的意识”/

第三节“水”作为客观化的宇宙意象/


「第六章」

从地下文学到“朦胧诗”

——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现代主义诗歌复兴/

第一节“假大空”诗学/

第二节另类的诗学/

第三节黄翔与郭路生:两个永远的局外人/

第四节重估价值判断的诗学/


「第七章」

北岛与“词的流亡”/

第一节可疑之处:写作危机与“朦胧诗”的再出发/

第二节“抒情我”作为语言风景的探寻者/

第三节“世界的语言”与“诗的语言”/

第四节“词的流亡”作为去政治化的、文学内在的对现代性的追寻/

第五节陌生化的另一个“我”/

第六节流亡在途作为写作的隐喻/

第七节打开内部空间的钥匙/


「第八章」

“后朦胧诗”/

第一节南方的太阳和“后朦胧派”身份/

第二节日常的太阳:诗人间的一场批判性的互文对话/

第三节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

第四节“来敞开领域,朋友”/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前  言

钟鸣
就诗的写作,我直觉他正想通过一首抵近“史诗”级的东西(指未完诗《看不见的鸦片战争》),并不靠好大喜功的“长度”,而是据更深刻的佯信的世界、丰富的情趣(是由《镜中》和《卡夫卡致菲丽丝》两种样式开始其内在试验的)和高妙的音韵系统来浓缩、容纳我民族多灾多难,既溃泐幻想,也多颓唐、宿弊的命运。他为这积攒情绪和手艺已久,而且,历史和同代语用两种语境(缺一不可),也有助于这点。应该说,这是有涵养和现代意识的诗家,竞相认同也难以回避的渊薮,即旧时所谓“夏夷嚆矢”之变,在我们“生意的中国”(取契诃夫“生意的俄国”)一切都来得太快、湮灭迅猛之际,“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大学》)便成为一个诗家的基本素质。我相信他的诗和内心的演练,支撑我的这些看法,但需另辟篇章来谈。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我倾向将它看成是“作者诗学”。诗歌是个特殊的“行当”,没有与自己的语言、感觉、想象相连的写作经验,对诗歌现象、诗艺特征和具体文本的分析,肯定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张枣论文的长处正在这里。他的感觉、他的写作、他的学养(特别是对19世纪以来西方诗歌发展脉络的熟悉),在对新诗史的评述中发出光彩,特别是对诸多诗人、作品的评析解读,让我们看到他独到的眼光而惊喜。
——洪子诚
★这部论文代表着这两代人的趣味、意识、水平,朝着未来过渡,记忆现代诗歌的艰难历程,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样式和诗学文本,所以,也非同小可。
——钟鸣
★他的博士论文乃是一个诗人对汉语新诗进行偏颇论述的博士论文。这也许不那么符合现代学术的规范,却很合我这个饕餮读者的胃口。我喜欢精彩的见识,哪怕它很偏颇,却厌恶平庸的公正。张枣有一种偏爱,在这种偏爱里,有他偏颇的智慧。
——敬文东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一种新的、前所未见的主体性的表达。这种主体性从文言文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自1917年以来在白话文中找到了新的文学媒介。不同于传统文言的文化守成主义,现代白话更具兼容并蓄的开放姿态,既能从过去的文言经典和白话文本摄取养分,又可转化当下的日常口语,更可通过翻译来扩张命名的生成潜力,借鉴外国语种——尤其是现代西语之优长。
新诗人自觉且自信地利用白话汉语的生机勃勃的开放状态。他们将这种开放理解为提升创作的历史机遇,在批判性地接受影响的同时努力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塑造新诗主体性,以及极具个性、独一无二的“抒情我”(ein lyrisches Ich)的形象。本论文一方面在共通的历史条件下,在被视为写作典范的诗人身上寻找其诗学理念、元诗意图,以及文本实践;另一方面,又结合他们各自的个性来理解和阐释这些作品。这两个层面是一个整体意义上的、不能分割的白话文本生成过程的“原状态”的组成部分。
在外来影响面前保持开放,实为新诗最重要的历史条件之一。从这一视角出发进行审视,可以确证,中国新诗与西方现代派的相遇要比迄今研究所认为的要广泛、大胆、持久和自觉得多。特别是波德莱尔以降的象征主义,历经法语文学的马拉美、瓦雷里,英语文学的叶芝、艾略特、奥登,德语的里尔克,俄语的勃洛克、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的后续发展之后,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上述作者——广泛意义上被认为是现代派或者现代主义诗人,正如本文即将展示的,已经成为“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历代诗人的秘密的先师,吸引他们前赴后继——即以一种变形的形式,建立自己的诗的现代性。其中,“我”的塑造、审美的立场、关于语言和写作过程的元诗式的反思,都被导向一种新的创作模式。也是在此影响的背景之下,个人和集体开始踏上追寻诗的现代性的征程,以找到一种真实的表达“抒情我”的诗的可能性。这种追寻在白话诗中是持续性的。发掘这种持续性,并予以关注,对于中国新诗的本质的阐释可谓意义重大。迄今为止,由于文学批评惯常的流派划分,1949年前诗人之间的代际传承遭到了漠视。但只要我们将这种划分弃之不顾,转而以时间顺序重新排列诗人之间的代际关系,或将他们视为新诗现代性进程的先后接力者,其间的持续性便会凸显,同时一种新的历史视角也会形成。所谓的持续性不一定意味着线性的进步,后一代写者也不一定超越前辈,甚至今不如昔也有可能。持续性更应理解为一种展开、反反复复的寻觅,探求新的可能性,将传统与实验、中文与外语、艺术自律与社会参与、主观性与超越个人的“我”之间的诗的不谐和音言说出来。通过文本特征,以及作者明确表达的诗学意图来证明这种持续性的存在,构成了第一章的研究内容。
显示全部信息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