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各自的朝圣路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各自的朝圣路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21-04-01
编辑推荐

 

★被誉为“当代颇具灵魂的作家”、哲学家

★灵动而质朴的语言,撼动人心的人生哲理

★影响和改变千万莘莘学子、文艺青年对人生的思考

★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佳作典范,让你认识一个可爱、可恋的人生

★征服千万读者,带你与灵魂对话的“心灵之书”

★出版社、版权经纪人、书店、媒体多年的挚爱

★《各自的朝圣路》周国平在朝圣路上等你来,一起前行,同享愉快

 
内容简介

《各自的朝圣路》涵盖了周国平多年来的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怀着朝圣般的虔诚之心,对生命与死亡、苦难与拯救等永恒的哲学问题进行探究——这是一条永无终点的路。

他将自己定位于“守望者”,并与时代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以守护人生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他坚信,世上永远都存在着一些像自己一样的朝圣者,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只要你真正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你其实并不孤独。

作者简介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知名学者、散文家、哲学研究者、作家,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知名学者之一。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主要作品有散文:《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随笔:《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把心安顿好》;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等。

目  录
作者的话 // 001
自序 // 003
第一辑朝圣的心路
苦难的精神价值 // 002
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 005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 008
精神生活的哲学 // 010
孤独的价值 // 017
勇气证明信仰 // 025
第二辑守望者语
守望的角度 // 030
被废黜的国王 // 033
在沉默中面对// 035
有所敬畏 // 037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作者的话
我的写作分两种情况。一种可称为专项写作,即围绕某个主题, 写一个比较大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并不多,主要是学术著作和纪实文学两类。另一种可称为日常写作,亦包括两类。
一类是散文。或有感而发,或应约而作,写一些篇幅长短不一的文章,随时发表在报刊上,现在也发表在网络上。每隔若干年,文章积累到了一定数量,我就把它们结集出版。迄今为止共有5 个散文集,即《守望的距离》( 1996 )、《各自的朝圣路》( 1999 )、《安静》( 2002 )、《善良丰富高贵》( 2007 )、《生命的品质》( 2010;增补本,2012 )。
另一类是随感。突发的感触,飘忽的思绪,随手记在纸片上,后来则是记在电脑的一个专门文档上。这样的东西以前是不发表的,现在会在微博上选登一些,也是积累到一定数量,我就加工整理,把它们结集出版。迄今为止共有4 个随感集,即《人与永恒》( 1988 )、《风中的纸屑》( 2006 )、《碎句与短章》( 2006 ;后更名为《内在的从容》, 2009 )、《把心安顿好》( 2011 )。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苦难的精神价值
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的理论已成为弗洛伊德、阿德勒之后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的第三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受尽非人的折磨,九死一生,只是侥幸地活了下来。在《活出意义来》这本小书中,他回顾了当时的经历。作为一名心理学家,他并非像一般受难者那样流于控诉纳粹的暴行,而是尤能细致地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其他受难者的心理现象,许多章节读来饶有趣味,为研究受难心理学提供了极为生动的材料。不过,我在这里想着重谈的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精彩之处,便是对苦难的哲学思考。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借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作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经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煤气室和焚尸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举出绝症患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相关例子。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是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他以狱中亲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自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显示全部信息
标签: 各自 朝圣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