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词格律教程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诗词格律教程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21-04-04
编辑推荐
以较科学的方法总结了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要言不烦,简明实用,一册在手,门径可窥
 
内容简介
以较科学的方法总结了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如辨识字声平仄和区分韵部必须以《广韵》音系的《礼部韵律》(平水韵)为准;学习诗词格律先从五言律诗入手;五言律诗的关键是辨别仄起和平起两式。本书文字浅易简明,指示了一条治学入门的途径与方法,只要做完规定的练习题即可掌握基本技巧,对于深研诗词创作艺术,有指月之功效。
作者简介
谢桃坊,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35年生,西南师范学院毕业,中国民主同盟成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著有《中国词学史》《宋词辩》《唐宋词谱粹编》《柳永》《敦煌文化寻驿》《中国市民文学史》《苏轼诗研究》等书,曾先后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目  录
前  言

我学习诗律始于少年时代。小学毕业后,父亲送我从师于刘杲新先生。先生字少农,以字称,国学修养甚为深厚,接受过中国近代维新思想,曾入某军幕,晚年隐居于成都近郊,性僻绝俗,不言往事。先生指导我学习《四书集注》,继而泛读《古文观止》《庄子》《唐诗三百首》《草堂诗余》。先生不要求我背诵课文,偶尔讲解一两段文字,让我自由学习。每日上午读书,下午习字、作文、作对联,尝试作诗。我购得一部《诗韵集成》,先生遂要求我将《唐诗三百首》中的律诗的用韵,查对韵书,标明韵部。这样练习一段时间,我能区分字声平仄,懂得用韵规则了。先生有时选一首唐人律诗,叫我依声韵模仿试作,或要求将一首古诗改写为三言韵文。因此我渐渐熟悉了古典诗体,但对格律的关键尚感茫然。我从杲新先生学习仅一年半,不久全家迁回乡下,随即参加了革命工作。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在西南师范学院中国语文系学习,偶然读到刘大白先生的《中国旧诗篇中的声调问题》,文中对声调问题剖析精微,特别突出五言律诗的平起与仄起两式。我忽然有所领悟,明白了诗律的关键所在,尝试依律作诗,并很快掌握了词律,开始填词。在此以前,我亦极喜爱新诗,尤喜写长篇朗诵诗,但自从懂得诗词格律后则不写新诗了。古典格律诗体,因其典雅含蓄,声韵和谐,可将主体感受表现得意象优美,意境幽深。它比新诗更耐人吟诵玩味,真正具有中国诗歌民族形式的特殊魅力。自1987年以来,我曾为几届研究生讲授诗词格律,教学效果很好,凡认真学习的学生是可以掌握诗词创作的基本技巧的。我深知学习诗词格律的难点所在,将要领概括为:

一、辨识字声平仄和区分韵部必须以《广韵》音系的《礼部韵略》(平水韵)为准。

二、学习诗词格律先从五言律诗入手。

三、五言律诗格律的关键是辨别仄起和平起两式。

关于以上三点,我以较科学的方法总结了经验,使它们浅易简明,只要做完规定的练习题即可掌握。凡是治学,入门最难,而途径与方法至关重要。我讲诗词格律,旨在引导入门即止,若要深研诗词创作艺术,则非此教程的任务了。

1999年初,巴蜀书社约我评注《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我以为这两个选本已经出版多种,建议分别附录《诗律教程》和《词律教程》。两种附录,由我依讲义草稿改写。我评注《宋词三百首》,推荐一位年轻学者评注《唐诗三百首》。两种新评注本问世后,果然受到古典文学爱好者的欢迎,主要是看重它们的附录。兹应古典文学爱好者之需,谨将此两种教程进行大量增补并使它们合为完璧。《关于诗词的创作问题》和《关于古典诗词的吟诵问题》是我多年积累的体会,仅为一得之见,亦附录以供参考。因本稿属于讲义性质,不涉及诗学与词学的许多争论问题。其中的不当与错误之处,敬祈学界师友与读者教正。

 

谢桃坊

200592

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在线试读

上编诗律教程

 

一讲诗律的形成〖=

 

诗歌属于韵文,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一般依据语音的自然节奏和口语的韵律而形成某种音乐性的效果。当诗歌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人们总结了语音与诗歌形式相结合的经验,形成了格律。格律是指诗词关于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唐宋诗人以诗法为律,体式风格为格。这种诗歌,我们称它为古典格律诗。中国古典格律诗的优秀代表是唐代的近体诗,宋词,元曲。我们现在所讲的诗律是专指自唐代以来的近体诗的声韵格律。凡是按照语音自然声韵而随意作的诗,我们称为古体诗,有以下几体:

()四言:例如古代《诗经》的绝大部分作品,三国时曹操的《碣石篇》,唐代韩愈的《元和圣德诗》;

()五言:如杜甫的《佳人》,李白的《月下独酌》;

()七言:如李白的《醉时歌》,杜甫的《丹青引》;

()杂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蜀道难》《战城南》。

唐代以前的古体诗用韵是以上古音系为准,甚为自由;唐以后的则使用《唐韵》,篇幅的长短不限,并无什么通行的规则。例如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中的: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此诗十六句,共八韵,前四韵用平声韵,后四韵用仄声韵。“行行重行行”全句平声,“岁月忽已晚”全句仄声。“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对偶句,语意相对,但平仄不对。可见此诗注意句式的整齐,采用当时的用韵。又如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此诗共用十二韵,数次换韵,意尽而止,不拘篇幅。字声平仄随意,“天明登前途”全为平声字,亦不讲究对偶。这是唐人典型的古体诗。

唐代初年新兴了一种格律诗,人们为了将它与古体诗相区别而称为“近体诗”。它主要包括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中国的诗体到唐代已臻于完备。唐人称格律诗为“近体”,表明他们认为这种诗体起源于“近世”,而并非“古代”。近体诗的渊源可追溯到“永明体”。

南齐武帝萧赜年号永明(483493),在位十一年。这时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三百余年,南朝帝王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因而许多外国僧侣纷纷来到了中国。永明元年武帝在华林园设八关斋戒,很尊崇佛教。佛经的东传带来了印度的音韵学,在中国传入了音素知识,于是中国兴起了音韵学,而且将它运用于诗歌的创作。永明时代,南朝的文学繁荣。当时的著名文人沈约著有《四声谱》,周颙著有《四声切韵》,它们都是早期的音韵学著作。此外还有诗人王融和谢朓等,他们能辨识声韵,以汉语的平、上、去、入为四声,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声韵的规则,有“四声八病”之说,一时成为风尚。人们称这种新变的讲究声韵的诗体为“永明体”。兹试举两例:

咏雾萧绎

 

三晨生远雾,万里暗城。

 

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

 

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

 

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

舟中望月庾

 

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灰飞重晕阙,蓂落独轮斜。

 

 

在以上两诗里已经运用了音韵的抑与扬、轻与重的关系,即平声与仄声的对应,严守韵部,注意对偶。它们已具格律诗的雏形了。

中国格律诗发展出现严密的规律是在唐代初年。诗人元稹谈到唐诗的发展过程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沈宋即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明代诗人王世贞说:“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律为音律、法律,天下无严于是者,知虚实平仄,不得任情而度,明矣。”(《艺苑卮言》卷四)律诗——近体诗是到他们手里才定体的,例如: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唐人律诗是有规律可循的,概括起来,其格律包括四个要素,即每体诗有句式和句数的规定,每体分平起和仄起两式,字声分平仄,韵用平声韵。格律诗与音韵学知识有密切的关系。凡是要学习诗律的读者,必须具备基本的音韵学常识,否则是学不会诗律的。我们下文将特别强调诗律的声韵标准。

[练习]

从《唐诗三百首》中自选喜爱的五言律诗四十首,熟读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