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学者李石博士的“成长相册”,以文字为载体,记录了作者从家乡高中经过特试而进入清华,又从清华远涉重洋求学罗马,再从罗马返回北大的求学足迹。作者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付诸笔端,呈现的既是一个平凡女生的成长故事,又从中折射出“教育”对个体的影响与塑造;对域外求学与访学经历的记述,则好比一部“思想游记”,以女学者的视角带出充满人文情味的意大利和英国风情。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万俊人作序推荐。
从清华走来:心迹与感悟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编辑推荐
※提起“清华”,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历史上的四大导师,还有明信片上的二校门风光……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全国*学府,清华自是“大楼”与“大师”齐备,当然更少不了一批批敏而好学、活跃多才的学子……
※《从清华走来》便是一部清华人讲述自己求学历程和成长经历的小传,记录了政治哲学教授李石从一名不起眼的、甚至在校园里遭受冷落的清华女生出落成一位成熟学者、走向世界的蜕变过程。
※或许她和你一样,曾在大学繁忙的学业之余,热衷于办社团、编报纸、演话剧,还经历过一场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校园恋情……但她又有些“不一样”。——身为佼佼者的贵州高中毕业生李石以“干训保送生”的身份进入清华,却在校园生活中屡受挫折;身为化学系本科生的她,却因着某种机缘而与人文学科结缘,*终走上哲学之路;从清华园到罗马LUISS,她手握一张漂亮的学术履历书,却在归国求职时不被看好、屡遭拒绝……
※但在自强不息的性格下,众多“逆向反转”非但不是绊脚石,而是成长旅途中的助力器,也决定了这部小传的“出圈”潜能——不仅只献给清华及校友。它足以走出圈子,献给更多年轻学子,以及追求进步、热爱生活的人。
内容简介
目 录
001 序 露天里的思结 万俊人
011 幸运的背后
031 露天,极美的一个词
041 我与火石
044 诗歌、诗人与诗社
052 问渠那得清如许
记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天
059 化学72 班的“骑士”们
066 美丽的清华女生
尴尬的境遇,生命的至美
071 我与海淀图书城
078 怀念,却不愿那般轻易
108 我的学术旅程
118 教皇的葬礼
011 幸运的背后
031 露天,极美的一个词
041 我与火石
044 诗歌、诗人与诗社
052 问渠那得清如许
记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系的第一天
059 化学72 班的“骑士”们
066 美丽的清华女生
尴尬的境遇,生命的至美
071 我与海淀图书城
078 怀念,却不愿那般轻易
108 我的学术旅程
118 教皇的葬礼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序 露天里的思结
我同样被钉在京郊荒凉的角落,时常近乎呆若木鸡,无聊得很。时至中秋黄昏,突然收到门人李石用微信发来的问讯和她刚刚完成的一部回忆校园时光的散文集文本。读过,始知她是应约为纪念清华母校110 周年华诞而专门写作的,内含其求学清华、罗马和北大的人事点滴。也许是因为这部散文集的写作、出版与纪念母校清华110 周年华诞直接相关,而研究生三年又是小石记忆较为深刻的一段,所以小石才让曾为“导师”的我为之一序吧?!我如此猜测,未敢求证,大概也无须多此一举。只是我虽然为弟子书作序不少,但多在学术范畴之内,为弟子散文集作序,还真是头一次。
我同样被钉在京郊荒凉的角落,时常近乎呆若木鸡,无聊得很。时至中秋黄昏,突然收到门人李石用微信发来的问讯和她刚刚完成的一部回忆校园时光的散文集文本。读过,始知她是应约为纪念清华母校110 周年华诞而专门写作的,内含其求学清华、罗马和北大的人事点滴。也许是因为这部散文集的写作、出版与纪念母校清华110 周年华诞直接相关,而研究生三年又是小石记忆较为深刻的一段,所以小石才让曾为“导师”的我为之一序吧?!我如此猜测,未敢求证,大概也无须多此一举。只是我虽然为弟子书作序不少,但多在学术范畴之内,为弟子散文集作序,还真是头一次。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小石用散文记忆自己的校园青春,情理自然而自由地流淌于字里行间……作为旁观者和*先的聆听者,我以为,她的这些自我叙述都是很值得一读的。
——万俊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
在线试读
选摘一
二十多年后,我的高中同学们仍然会谈起我高三保送清华这件事,就像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似的。然而,当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那个夏天发生的一切时,我却只能找到一个原因,那就是“幸运”。当然,幸运之所以眷顾于我,还缺不了父亲最终助我的“一臂之力”。
那是1997年的6月,我父母刚结束了一年的非洲之行,回到贵阳。他们回来的第二天,学校里就发布了一个关于“清华保送生”的通知。通知里说:清华大学要在贵州省招收两名“保送生”。(后来我才知道,清华每年会在全国招收大概90名具有领导才能、各方面综合素质较好,同时成绩也很优秀的学生。这些保送生被称为“干训保送生”。他们进入清华后会直接担任各班的班长或团支书,并参与组织学生活动。当时,清华每年大概招收90个班,每个班30人。)保送通知里明确指出,这两名学生会直接进入化学系化学专业。(按道理说,“干训保送生”并没有明确的专业限制。但是,到贵州招生的老师是化学系的,他大概非常想为化学系招到优秀的学生,所以限制了专业。)关于保送名额的分配,由于贵阳一中是贵州省最好的高中,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最多,因此,一个保送名额分给贵阳一中,另一个保送名额则留给贵阳市以外的学校竞争。
接到这个通知后,我第二天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一方面,我对于专业还没有什么特定的偏好。分文理科的时候,父母曾建议我读文科,但我一心想着要参加省里的数理化奥赛,所以执意要上理科。临近高考,我还一直怀着要当科学家的梦想,对于身边正在兴起的“经济浪潮”毫无知觉,也还没有考虑今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另一方面,我的成绩在全校排在第一阵营靠后、第二阵营靠前的位置,这样的成绩发挥得好能考上清华北大,发挥不好就考不上清华北大。
与此同时,出乎我意料的是,学校里那些处在第一阵营的“学霸们”都没有报名,大概是由于专业的限制,这些好学生都情愿凭自己的努力考热门专业。另一方面,有传闻说学校里准备要推荐某位王姓大官的儿子参加竞争,但这位王姓大官的儿子与我正好是初中同学,他的成绩当时在班里处在中间位置,而我在初中一直是全校第一第二的成绩。后来,不知怎么他就自动放弃了。最后,学校推荐了七八个成绩在全年级前20名左右的同学参加面试。我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名。
面试那天,我穿着妈妈自己设计的红色灯芯绒蝙蝠衫,梳着短短的头发,拎着一大袋子证书就去了。这些证书里有“会考9A”证书、数理化省级获奖证书、手风琴全国比赛获奖证书、篮球比赛获奖证书等等。面试老师细致地询问了学习、课外活动以及做班级干部(我当时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的各种情况,最后还进行了英语口试。
我自己感觉面试效果很好,给老师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面试过程还被录制下来,在第二个周一的校园新闻里播放,让我一下子成了学校里的名人。面试之后,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选取了两个候选人进行笔试,而我又一次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二十多年后,我的高中同学们仍然会谈起我高三保送清华这件事,就像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似的。然而,当我回忆起二十多年前那个夏天发生的一切时,我却只能找到一个原因,那就是“幸运”。当然,幸运之所以眷顾于我,还缺不了父亲最终助我的“一臂之力”。
那是1997年的6月,我父母刚结束了一年的非洲之行,回到贵阳。他们回来的第二天,学校里就发布了一个关于“清华保送生”的通知。通知里说:清华大学要在贵州省招收两名“保送生”。(后来我才知道,清华每年会在全国招收大概90名具有领导才能、各方面综合素质较好,同时成绩也很优秀的学生。这些保送生被称为“干训保送生”。他们进入清华后会直接担任各班的班长或团支书,并参与组织学生活动。当时,清华每年大概招收90个班,每个班30人。)保送通知里明确指出,这两名学生会直接进入化学系化学专业。(按道理说,“干训保送生”并没有明确的专业限制。但是,到贵州招生的老师是化学系的,他大概非常想为化学系招到优秀的学生,所以限制了专业。)关于保送名额的分配,由于贵阳一中是贵州省最好的高中,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最多,因此,一个保送名额分给贵阳一中,另一个保送名额则留给贵阳市以外的学校竞争。
接到这个通知后,我第二天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一方面,我对于专业还没有什么特定的偏好。分文理科的时候,父母曾建议我读文科,但我一心想着要参加省里的数理化奥赛,所以执意要上理科。临近高考,我还一直怀着要当科学家的梦想,对于身边正在兴起的“经济浪潮”毫无知觉,也还没有考虑今后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另一方面,我的成绩在全校排在第一阵营靠后、第二阵营靠前的位置,这样的成绩发挥得好能考上清华北大,发挥不好就考不上清华北大。
与此同时,出乎我意料的是,学校里那些处在第一阵营的“学霸们”都没有报名,大概是由于专业的限制,这些好学生都情愿凭自己的努力考热门专业。另一方面,有传闻说学校里准备要推荐某位王姓大官的儿子参加竞争,但这位王姓大官的儿子与我正好是初中同学,他的成绩当时在班里处在中间位置,而我在初中一直是全校第一第二的成绩。后来,不知怎么他就自动放弃了。最后,学校推荐了七八个成绩在全年级前20名左右的同学参加面试。我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名。
面试那天,我穿着妈妈自己设计的红色灯芯绒蝙蝠衫,梳着短短的头发,拎着一大袋子证书就去了。这些证书里有“会考9A”证书、数理化省级获奖证书、手风琴全国比赛获奖证书、篮球比赛获奖证书等等。面试老师细致地询问了学习、课外活动以及做班级干部(我当时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的各种情况,最后还进行了英语口试。
我自己感觉面试效果很好,给老师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面试过程还被录制下来,在第二个周一的校园新闻里播放,让我一下子成了学校里的名人。面试之后,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选取了两个候选人进行笔试,而我又一次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显示全部信息
点评
同类产品
-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康熙的红票:全球化中的清朝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天堂没有入殓师:一位东北殡仪馆女入殓师的工作手记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走南闯北吃东西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梁晓声新作《独自走过悲喜》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秋园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心悦读丛书·二胎记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我偏爱这人间荒芜【特签版+当当定制金句小卡】祝你逃出苦难向春山 顾桥生诗集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文化苦旅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南明史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岁月静好是片刻 一地鸡毛是日常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
古代女子的日常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