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用心的父母都能成為育兒專家
畢業十多年後的一個晚上,偶然的機緣又回到校園,閑來無事,我在“三角地”瀏覽海報,了解母校近期的動態。身邊,陸續有晚修後的學子經過,偶爾有車鈴聲打破校園的靜謐。忽然,耳畔傳來天籟之聲——是校合唱團的學生排練歸來,興猶未盡,縱聲清唱。美妙的男女和聲氤氳在橘黃色的路燈下,散發出淡淡的丁香味道。心門的鎖隨著歌聲被輕輕撥動,釋放出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回憶。
百日莫空過,青春不再來。生命中的美好時光總是匆匆而逝,但人生的旅途中到處都是風景。當你結婚生子,孩子揮舞著小手搖搖晃晃地向你跑來的時候,你的心弦會再一次被輕輕撥動,體味到幸福的另一種味道。不過,這種味道裏不光會有甜蜜,也會摻雜絲絲苦澀。
還記得新生命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嗎?我們欣喜地迎接他的到來。那時的我們,滿懷著無數的憧憬,腦海中浮現的全是廣告中的溫馨畫麵。可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我們仿佛看到天使的翅膀一點點褪落,一把鋒利的小鋼叉慢慢浮現在眼前。曾經的我們會雄心萬丈地認為:靠著自己的人生經驗和人脈,一定會為孩子設計出一條康莊大道;憑著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肯定可以讓小家夥乖乖聽話,從幸福走向幸福。可現實是如此骨感:這個再沒有一個人會比你更了解的小家夥,仿佛會有無窮的辦法讓你火冒三丈或哭笑不得;而你自認為的“貼心照料”有時反而會成為引發“戰爭”的導火索。
我也曾經以為為小生命設計一條成長之路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但很快我就知道,小生命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麽簡單柔弱。尤其是在一個晴朗的夏日裏,當我們四個大人威逼利誘、軟硬兼施,花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都沒能讓小家夥穿上我們為她選定的那雙綴滿漂亮裝飾的小涼鞋——1歲多的她堅定地選擇了一雙花色暗淡的紅色小雨靴。看著她穿著雨靴快樂地跑來跑去的身影,我不禁問自己:我們的選擇真的是孩子自己的需要嗎?
帶著問題出發,要比盲目的樂觀自信好得多。很快,我就發現在教養孩子時,我們的很多言行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小孩子和成人在體力和智力上有著明顯的差異,正是這種差異,讓我們習慣性地為孩子決定一切——因為我們更聰明、更強壯、擁有對資源的絕對掌控權。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感受替代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成為了我們的附庸,而不是具有獨立靈魂的個體。薩巴瑞在《父母的覺醒》中就告誡父母們:“我們不是在培養一個‘迷你版’的自己,而是在塑造一個具有獨立特征的靈魂。”
忽視孩子感受的後果是:我們通常是從“我”的立場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從孩子的角度。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的第一感受往往是“自我”的挫敗感——自己沒有管好孩子,而不是考慮是什麽讓孩子哭鬧,以及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當孩子玩沙子或者玩水正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我們的反應是“別玩了,衣服都髒(濕)了。”——除了擔憂孩子的衛生問題之外,也會有覺得給孩子換洗衣服是件麻煩事的考量。可如果問父母們這樣一個問題:給孩子多換洗幾十次衣服,讓孩子的心智能夠得到更好地發展,你願意嗎?相信沒有一個父母會回答不願意。
……
泰戈爾說:“一切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的。”我們必須將焦點放在孩子的身上,探索孩子語言和行為背後潛藏的心理因素。朝夕相處並不代表了解,相反,這可能會讓我們和孩子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日常生活會消磨我們對於孩子成長變化的敏銳性。而書本中得來的教養知識,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消化。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何況每一個孩子的性別、性格、成長環境都大不相同,需要根據情勢的不同來因勢利導。我們隻能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來量身打造教養方案,而不能將書中的方法原樣照搬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順勢而為”最重要。簡而言之就是要“順應天性,因勢利導,適時而變”。
順應天性——順應孩子的天性、充分了解孩子的行為及心理;
因勢利導——接納孩子的感受、以鼓勵和合作的態度來代替責罵和對抗;
適時而變——捕捉孩子的興趣和敏感期、充分發揮孩子自身的天賦。
順應天性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口唇期”以衛生為由奪走孩子要塞到口中的物品,勢必會引起孩子的哭鬧。父母們更應該做的,是為孩子提供安全、衛生的物品,滿足這一時期孩子用嘴去探索世界的需要。
因勢利導的重點在於疏導。孩子的情緒問題就如同洪水一般,“堵”不如“導”。麵對哭泣的孩子,你再大聲嗬斥:“不許哭!”都不如將他輕輕擁入懷中更能平複孩子的情緒。因勢利導需要父母發揮創造力,靈活機動地根據環境和情勢來疏解引導孩子的情緒。
適時而變則是要求父母們在孩子不同的成長發育階段,及時更新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來適應孩子的成長需要。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你翻開《家有小苗初長成》,就會發現有多少我們習以為常的行為,實際上對孩子造成了不經意的妨害。而孩子那些或可愛或惱人的言行背後,潛藏了多少我們不曾細想的意義。
《家有小苗初長成》最初的發端隻是我想給苗苗采擷一些值得記憶的時光碎片,但在將記憶付諸文字的時候,我卻發現這個過程可以引發我更好思考如何去陪伴孩子成長。這讓我想起猶太人的一句名言:如果你不懂蓋房子,那麽就想辦法去教別人怎麽蓋房子。——你在教別人的過程之中,會努力地去學習相關知識,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相應的方法。我想,子女教養也是如此,於是,我才不揣淺陋,花費了2年多的時間寫就了《家有小苗初長成》。
寫作本身是愉快的,它讓我又一遍遍重溫了陪苗苗一起成長的幸福時光。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在於寫作之初,我就為了日後父母們閱讀的便利,製定了一條標準:盡力將每篇文章的篇幅控製在三千字左右。結果我很快發現,如何在這三千字裏擺出事實,講清道理,又不讓整篇文章顯得枯燥無味,說教味十足,成了對我的最大考驗。在精益求精的同時,如何用一條邏輯主線將全書貫穿起來,使其“形散而神不散“,構成了對我的第二個考驗。而出於敝帚自珍的原因,如何在大量的親子事例中進行取舍,也頗費了我一番腦筋。但正如孩子的成長一樣,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家有小苗初長成》羽翼漸豐,已得以和大家見麵了。
在這本書裏,我想與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普通孩子的成長故事,你會發現,苗苗所麵臨的問題和大多數孩子麵臨的問題一樣。因為我記得韓非子在《說林下》中講過一個“伯樂授徒”的故事:伯樂將識別千裏馬的本領教給他不喜歡的學生,而將相普通馬的本領教給他喜歡的學生。伯樂知道,相比千裏馬而言,普通馬是更為廣泛的存在。同樣的道理,天才畢竟是少數,而普通孩子才是絕大多數。何況,天才所適用的方法,卻並不一定適用我們的孩子。我不奢望能夠找到培養天才的方法,但希望《家有小苗初長成》對大多數的家庭能有所裨益。
如何進入孩子的內心,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並作出正確的應對?這是我與父母們探討的重點。相比方法而言,我更加看重“心法”——教育孩子的觀念和對待孩子的態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養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必須長期堅持一些基本的東西,才能慢慢顯出明顯的效果。況且,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教養孩子沒有什麽固定套路,必須隨著孩子的成長因材施教,招式才不會用老。書中所提及的一些個人的技巧和方法,不過博大家一笑,起拋磚引玉的作用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