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国家宝藏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国家宝藏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文艺 发布时间:2021-04-0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央视重磅综艺《国家宝藏》授权同名书籍。20亿次点击,千万人热泪盈眶,《人民日报》17次撰文推荐。

★ 可以带回家的博物馆。九大*博物馆,27件镇国之宝,上下5000年盛衰,讲述文物中的华夏文脉:绘画、律法、礼乐、书法、手工艺、建筑学、君子文化、军事智慧。

★ 中国经典古诗词趣赏。《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吕氏春秋• 卷六• 音律》《信陵君窃符救赵》《长恨歌》《兰亭集序》《木兰诗》,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诗文和文物有着特殊的联系。

★ 有趣、涨知识的文物冷知识:为何贾湖先民如此偏爱鹤?猫头鹰:智慧的化身?奸诈邪恶之物?中国*篇禁酒令怎么写的?

★ 知名插画师手绘图。用13个历史时期,8000年历史,将27件国宝串联。

★ 设计高端精致。封面展开即为文物藏宝图和完整的中国历史朝代表。封面采用浮雕烫金、展开海报可张贴,书中精美大图和多角度细节图,全面展示每一件国宝的精美与匠心。

★ 青少年领袖推荐阅读:金龟子、钱儿爸、朋朋哥哥、伊姐,看他们如何培养孩子的历史观和文物审美。

★ 随机附赠国宝守护卡,CCTV《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亲笔签名。

★ 绿色环保印刷。本书入选2018年北京市优秀青少年绿色印刷读物。
 
内容简介
《国家宝藏》(青少年版)是央视重磅综艺《国家宝藏》独家授权同名书籍。该节目播出后,网络评分高达9.9,8亿人次观看,17亿话题讨论。
《国家宝藏》(青少年版)延续《国家宝藏》轻松、有趣的风格,用13个朝代对来自九大博物馆的27件文物划分,同时加入中国经典古诗文,并邀请知名插画师手绘文物,一起为青少年读者厘清一条延续5000年的中华精神脉络。
《国家宝藏》(青少年版)打破了青少年和文物的距离感,用轻松的方式科普文物知识。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华先民在绘画、律法、礼乐、书法、手工艺、建筑和军事上的智慧,看到了人类如何制作青铜器、陶瓷和玉器,如何用文字和图腾传递想法,如何用砖画、壁画、石画、帛画表达态度,如何崇尚以琴、剑、笛为象征的君子文化,如何信奉自然和鬼神之力……
文物之所以为文物,在于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和信仰。通过讲述文物的创造、挖掘和守护,《国家宝藏》(青少年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将助力培养青少年的鉴赏能力和历史眼光。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于蕾,《国家宝藏》总导演、制片人。出生于沈阳,1998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曾担任《非常6 1》《欢乐英雄》《回声嘹亮》《咏乐汇》和《梦想中国》等大型电视栏目编导、节目制作人;担任2012年、2013年、2014年央视春晚总撰稿, 2014年兼任央视春晚歌舞类节目导演。

 

吕逸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节目部主任,《国家宝藏》总制片人。

目  录
第一单元新石器时代

第一课贾湖骨笛—华夏初音 5
中华第一笛 6
9000 年前的贾湖人堪称“全才” 7
中原上古神器重见天日 8
口述:一种相隔千年的缘分 10
课外阅读:为何贾湖先民如此偏爱鹤? 12

第二课玉琮—玉魂国魄 15
玉琮王—良渚玉器巅峰之作 16
5000 年前的礼器和权贵之物 17
良渚—水中的美丽小洲 18
口述:“80 后”“90 后”考古人再续良渚传奇 20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通过《国家宝藏》这一图书载体,我们能够再度静静地品味和欣赏这些文物,也能够完整地捕捉历史,从而完善自己对文物、文化的认知。相信读过这本书之后,再走进博物馆时,看到的文物将是另一番面貌。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每件国宝都是有故事、有生命的,都是可以与之静静交流的,看见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宝贝,听到它们的前世今生的故事时,会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张国立,《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

《国家宝藏》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央视“活跃”了起来,让我们既能够审视一个民族的底色,又能够把握当下的脉搏,我们有理由和信心去承担更多的文化之责。
——朱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副总编辑、《国家宝藏》总策划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智慧的化身?奸诈邪恶之物?
长期以来,人们对猫头鹰的看法有褒有贬。在西方主流文化中,猫头鹰被视为智慧的象征,据传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就会化身为猫头鹰外出打探消息。但猫头鹰神秘的习性、安静的飞行和凄厉的叫声使其成为世界上许多地区迷信甚至恐惧的对象。阿佩切印第安人将其作为死亡、黑暗的象征,在通往发生疫情地区的小径上,放置死的猫头鹰或猫头鹰画像;在中南美洲14—16世纪的阿兹特克神话中,猫头鹰是冥国的使者,即死神们的差使;莎士比亚在《尤利乌斯•恺撒》和《麦克白》剧作中,用猫头鹰的叫声预示死亡。
中国的诸多文献中也记载了人们对猫头鹰的仰慕、厌恶和恐惧的矛盾心理。古书中称之为怪鸱、魑魂或流离,是奸诈、不孝、死亡、黑暗和神秘的代表。《诗经•鸱鸮》云:“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这是中国最早关于贬斥猫头鹰的文字,诗人以鸱鸮比喻坏人。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李善注:“鸱枭、豺狼,以喻小人也。”枭长大后,还食其母,所谓不孝之鸟。《诗经•国风》载:“流离之子。”孔疏引《草木疏》云:“枭也,关西谓之流离,大则食其母。”《史记•孝武本纪》载:
“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猫头鹰的叫声也常令人厌恶,所以有人认为它是逐魂鸟、报丧鸟。《说苑•鸣枭东徙》中有“枭与鸠遇,曰:我将徙,西方皆恶我声……”的寓言故事。
然而,把猫头鹰视为恶鸟,并非商代人的思想。相反,商代人视其为神鸟,顶礼膜拜。他们认为猫头鹰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机警诡谲的目光、凶猛搏杀的性情,是勇敢和克敌制胜的象征,值得敬畏和崇拜。商代人除了把青铜酒礼器制作成鸮的形状或用鸮形图案装饰,还把玉佩饰做成不同形状的鸮形。
商代之后,鸮的形象仍被广泛运用。西周初期的制铜、琢玉等手工业中偶见鸮形器物;战国末期和秦汉时期的墓葬中也发现了鸮的图像或鸮形器物;到了汉代,人们把用于盛装粮食的陶仓做成鸮形,通常是陶仓上部为鸮首,下部为鸮身。猫头鹰是鼠类的天敌,陶仓制作成鸮形,体现了当时人们重视粮食生产、期盼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从一定角度说明了汉代人视其为辟邪、吉祥的象征。
由此可见,古人对鸱鸮的好恶,因时、因地、因民族而不同。从鸮类动物的生理习性来看,它们以鼠类为食,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但长大后并不会“食其母”。“食其母”的说法不过是儒学之士宣扬伦理道德和孝文化的一种隐喻。
显示全部信息
标签: 国家 宝藏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