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龙眼、荔枝采后褐变衰老科学研究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龙眼、荔枝采后褐变衰老科学研究PDF,TXT迅雷下载,磁力链接,网盘下载

分类:教材 发布时间:2021-01-18
内容简介

本书紧密围绕龙眼、荔枝等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采后褐变衰老机理与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情况进行了论述,分析了龙眼、荔枝果实采后多酚氧化酶催化酚类物质氧化褐变的化学过程,包括酶促反应系统中褐变底物的化学结构鉴定,褐变底物在果实贮藏期间的氧化、聚合特性和关键影响因素等,阐明了龙眼、荔枝果实采后衰老劣变过程中膜信号的感受、转导和响应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机理。以上这些研究为科学地建立采后龙眼、荔枝贮运保鲜技术体系与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标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孙健,男,1978年3月出生,研究员,博士,硕士导师。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广西“八桂学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香蕉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十佳青年科技人才”。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其中SCI收录40多篇;主编与参编美国出版社英文专著2部、主编中文专著5部;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项;获批制定广西地方标准20项;授权国家专利49件。
目  录
上篇采后酶促褐变研究进展
荔枝、龙眼采后酶促褐变反应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孙健,李丽,游向荣,李昌宝,李志春,何雪梅(3)
Phenolicsandpolysaccharidesinmajortropicalfruits:chemicalcompositions,analyticalmethodsand
bioactivities
JianSun,LiLi,XiangrongYou,ChangbaoLi,EzhenZhang,
ZhichunLi,GanlinChenandHongxiangPeng(15)
IdentificationofTwoPolyphenolicCompoundswithAntioxidantActivitiesinLonganPericarpTissues
JianSun,JohnShi,YuemingJiang,SophiaJunXue,XiaoyiWei(29)
ComparisononCharacterizationofLongan(DimocarpuslonganLour)PolyphenoloxidaseUsingEndogenous
andExogenousSubstrates
JianSun,EzhenZhang,LiangxiongXu,ZhichunLi,
ZhenxingWang,ChangbaoLi(38)
贮藏条件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前言
龙眼(Dimocarpuslongan Lour)和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属无患子科非呼吸跃变型水果,原产我国南方,现种植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及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等地。龙眼、荔枝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名果,我国是龙眼、荔枝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龙眼、荔枝在盛夏高温季节采收,果实采后在室温下极易发生褐变衰老,这极大地限制了其贮运保鲜。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上篇
  采后酶促褐变
  研究进展
  荔枝、龙眼采后酶促褐变反应化学机理研究进展
  孙健1,2,李丽1,2,游向荣1,2,李昌宝1,2,李志春1,2,何雪梅1,2
  (1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2广西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摘要:
  荔枝、龙眼采后果皮极易褐变,主要是果皮细胞中多酚氧化酶(PPO)与酚类底物的酶促反应所致。文章系统综述了荔枝与龙眼果实采后PPO酶促褐变机理、褐变底物种类确定与化学结构鉴定、外界条件对酚类底物性质的影响及贮藏期间底物含量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除花色素苷类物质外,有关荔枝、龙眼果皮中其他酚类褐变底物理化性质的研究鲜见报道。今后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有关酶促褐变底物种类及其化学结构鉴定、外界环境因素如何影响PPO底物性质和酶活性变化、外界环境因素与不同品种褐变过程差异的关系、贮运期间PPO底物含量的变化规律等,为控制荔枝、龙眼果实采后贮运过程中果皮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荔枝;龙眼;多酚氧化酶;酚类底物;酶促褐变机理
  Chemicalmechanismadvancesofenzymaticbrowningreaction
  inpostharvestlycheeandlonganfruits
  SUNJian1,2,LILi1,2,YOUXiangrong1,2,LIChangbao1,2,
  LIZhichun1,2,HEXuemei1,2
  (1InstituteofAgro-foodScience Technology,Guangxi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nning
  530007,China;2GuangxiCropGeneticImprovementandBiotechnologyLab,Nanning530007,China)
显示全部信息

点评